孩子对父母不耐烦,不喜欢跟父母交流、更愿意和同学来往,而且主要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一些父母会觉得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很伤心:父母全心全意地爱孩子,关心他,满足他,为设么孩子却这样呢。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解释呢?
1、这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普遍特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同伴关系的明显重视,与童年时期相比,他们表现得更喜欢与同伴待在一起、更喜欢与同伴交流,因此,和父母相处、交流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实际上,人的一生中,可能没有那个阶段,对同伴关系的重视程度会高过青春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同伴关系对青春期的孩子具有三种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都是父母所不具备的。
第一个作用是社会比较。孩子在成长,他需要一些与同龄人比较的机会,来评价自己的意见、能力甚至生理变化,简单说,就是他需要确认,和同龄人相比,自己的成长程度如何,但是父母无法提供这种比较。
第二个作用是参照。孩子需要从同伴群体获得角色、行为的规范或者标准,以供自己进行比较,同时也会从他更欢迎的同伴身上,学习他认为更良好的观念和行为。这种作用,也是父母不能替代的。
第三个作用是归属感。在童年时期,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对他来说更重要,但是青春期的孩子,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他需要确认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并且获得群体成员的认同。
所以,孩子更重视同伴关系,其实是成长过程中一种积极、正面的表现,父母不需要为此感到忧虑甚至不快。
2、孩子对父母不耐烦,与爱不爱父母无关
对于更重视同伴关系的青春期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在这一阶段对他严加管束,或者继续灌输自己的全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孩子,希望孩子能无条件地遵从,孩子很可能就产生抵触心理,表现得对父母很不耐烦。
但这跟他爱不爱父母无关。他只是渴望自己能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而不是继续被父母当成“小孩子”而已。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太玻璃心,应该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发展特点,然后配合孩子的发展,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属于他自己的发展空间。
3、爱孩子,但不要束缚他
确实,在很多家庭,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间,会发生比较多的亲子冲突,一些父母称之为“青春期叛逆”。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状况,通常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的问题,是因为父母没有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不但没有尊重青春期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反而在这个阶段“严加管束”,以避免孩子“叛逆”。
那么,如何避免青春期严重的亲子冲突呢?我们的建议是,爱孩子,但不要束缚他。父母需要承认和接受,孩子正在长大,他开始走向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世界,不再是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小宝贝,而父母在这个阶段要做的,是继续用爱来支持他,而不是用爱来束缚他、给他的成长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