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有的家长从幼儿园起就给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小学阶段孩子的成绩稍微有些波动就会很紧张,还会把孩子的成绩和别人家的孩子拿来对比,家长们这么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影响呢?家长们要明白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时候,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式比学习成绩的作用和影响更大,学习成绩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不要总是拿学习成绩来教育孩子,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升肯定是循序渐进,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基础对于孩子后续的学习关键,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小学的学习成绩确实能说明的问题!
对于多数的孩子来说,成长肯定都是渐进式的,就像我们平常经常提到的偏科现象,实际上不光是各学科之间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单拿某一个学科来说,孩子掌握的知识的体系化方面也会出现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达到程度,就会使得孩子某一学科的成绩出现反复,这种反复如果进一步加剧,就会使得孩子对于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形成偏科现象!
有些说法认为,孩子小学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尤其我们会发现小学阶段,孩子相互之间的成绩差距不会太大,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再简单的问题,都会分个优良中差,其实我们不应该只是盯着这几分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孩子成绩的稳定性与发展趋势两个维度进行思考!比如成绩是不是能够一直稳定在的程度,或者说成绩是不是一直呈上升趋势,这都很重要!
另外一点,虽然成绩很重要,但是对于部分孩子来讲,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比如孩子的自主性、自控能力比较弱等因素,部分孩子成绩的不稳定有可能会是一种假象!
小学阶段的孩子,虽然跟幼儿园阶段相比,在主动性方面有了的提升,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是在专注力还是在自控力方面,都还有着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男孩子,贪玩、好动依然是占据主流,很多的孩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依然不足,还是要靠成人的督促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孩子的成绩极容易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忽高忽低都是常有的事,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孩子从成绩!
如何能够认定,孩子成绩的高低对于哪些孩子来讲只是暂时的假象呢?鉴定的依据,不是分数本身,而是要看孩子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我们平时都参加过考试,同样是得了的两份试卷,你能说这两个孩子程度和能力一致吗?当然不是,虽然都是,但是相互之间有太多差异,比如在做题时间上,有的孩子可能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全部完成,而有的孩子磨磨蹭蹭直到马上要交卷了,才终于把问题全部答完,这显然是不一样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看孩子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弄清楚孩子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掌握程度,比如虽然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孩子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把握都的到位,我们去检查一下孩子对于问题的理解就能大致了解,比如有的孩子虽然分数上是95分,但是通过检查我们会发现,他的错误都跟理解能力无关,比如做题的流程上不,忘记了写“答”字,或者书写潦草等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来,那孩子的成绩早晚能够提上去!
各位家长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要要求太高,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