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学生较容易出现没有主见的情况,很多学生回去询问老师,询问家长,还有些学生听大家说兴趣很重要,所以在填报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听从自己的兴趣,有的学生会听老师、家长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应该如何报考呢?怎样的报考更有作用呢?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中学生们的一些误区,大家了解一下吧!
错误理解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选择和职业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不是因素,更不是恒久不变的因素。
中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的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偏爱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还有一些因为社会流行的某种时尚而对某突发兴趣。
所以,报志愿时要想清楚自己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另外,兴趣和能力有时候并不一致,对某类工作有兴趣并不代表就有从事这类工作的能力。
如果只有兴趣没有能力,工作不可能有较大成绩,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兴趣。
比如,法律虽然很好,但要求考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辩、逻辑性强,而性格内向,或有口吃的人就不适合学法律。
在同等条件下,各校各都愿意录取那些显示相关特长的考生。因此,选择时要处理好兴趣与能力的关系。
完全依赖家长和老师。
填报志愿可以说是考生和家长共同的事,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还是应以考生为主。因为将来上哪个学校、读哪个,全部要考生自己来完成,志愿填报得不好考生将来会感到很头痛的。
因此,填报志愿要充分征求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有谱,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兴趣和能力来填报,努力做到不后悔。
强调自己的优势科目,让优势科目和所选较佳结合,一般会有助你的人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需要重视的还有,一些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注明了定向招生、有语种要求的、有男女限制的等,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避开自身条件受限的。
另外,要适当结合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院校和。
当然,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也不要有过多的顾虑,、社会、学校有很多政策和措施来帮助你完成学业。
考生身体条件、相关科目成绩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有考生报考了中国民航大学,总成绩过了录取线,但相关学科——英语成绩偏低,较终没有被录取,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