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非学校的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很多学生拼尽全力想要考进学校,那么考进学校对大家有这么的重要吗?学生考进学校之后会有怎样不同的发展呢?关于学生是否要考进学校的问题,我们分析一下,了解更多的关于考学校的事情,大家也能够为自己制定更合理的目标,那那么更多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学校生和学校生的差距一生都无法缩短吗?
学校生为什么更受青睐
看到一则消息,说一本科就读于西北普通院校的学生,工作两年后,考上京城一所学校的硕士研究生。他本以为从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却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几番折腾下来,他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学历上:招聘单位不光要看较高学历,还要看第一学历。
许多地方招人规定“”“”院校毕业的优先,更有甚者,不仅要求硕士、博士是“”“”的,本科也需要是!
一些本科就读于非学校的学生,花了三四年时间准备学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好不容易通过了笔试,甚至分数不算低,却在复试中被淘汰了。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因为有较多分享免试指标,很多学生获得“保研”资格。这被称为学校的“学缘歧视”,学校的研究生院似乎更乐意录取本校或者相同层次学校的本科毕业生。
或许是经验形成了刻板印象,作为一个HR,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学校毕业生。
就拿面向复读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培训生来说,的限制已经尽量减少,那么,在堆积如山的简历里,如何确定面试名单呢?熟练的HR可以5秒看完一封简历,略过基本信息和自我吹嘘的个人介绍,有料的应该就是毕业院校、校内外实习经验和所获荣誉了。往往上述三项“硬货”,后两项都跟毕业院校有明显的关系。
#p#副标题#e#
比如,A同学在某500强日化公司市场部实习过,组织并导演小品参加全校迎新晚会,组织暑期社会实践赴西部某省参与环保主题活动,作为学院学生会成员,组织过各项校园级体育赛事及运动会等;所获荣誉有足球、篮球赛、新科举大赛等等。B同学实习经验为某年暑假家教一个月;所获荣誉为某年度班级三等奖学金。
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明显分辨出哪个是好学校的学生?在高强度的简历阅览工作中,HR自然会选择更简易的判断方式,简单粗暴却有效率。
好了,面试名单出来了。当然会有些履历的非学校毕业生被HR相中。记得面试过一个国内二本学校毕业的同学,男生,发型、衣着都精心收拾过,明显很重视这次面试。男生略紧张,在经过几轮常规的对话后,他大概担心没有自我表述的机会,迫不及待地“表白”:“面试官,我希望能进入贵公司工作,虽然我的学校很一般,但我学习能力很强,交给我的事情能马上学会并完成,而且我吃苦耐劳,工作强度大点也没关系,即使正常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也能完成。即使这个岗位不合适,别的岗位我也可以接受的!”
听了有没有很感动?但这样“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面试者,也并不是HR都青睐的。如今就业压力大,非学校毕业生更珍惜就业机会,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正规公司,就不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不考虑工作地点和环境,猛往里冲,可是,真的应聘成功上岗了,个人发展方向与岗位的不匹配,工作地点的纠结,各种问题都逐渐突显出来,员工痛苦,企业花了大力气培养人才却留不住,结果双方都委屈。
在这方面,学校毕业的学生大概底气会足一些。他们会筛选发出面试邀请的公司——规模是否合适、岗位是否符合自己的规划、工作地点和薪酬水平是否满意,较后能谈拢,应该是应聘者和公司互相满意。这样,人员的稳定性自然高出许多。
对比中发现,非学校除了师资力量薄弱和一些硬件设施缺乏带来的不利之外,更让人担心的是得过且过、放任自流的心态,这会让很多学生降低标准,“60分万岁”。这样的人工作后较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公司和领导,上班稍微努力点就开始思考是否该要求加薪了,遇到一点问题就觉得自己受排挤被歧视仿佛有天大的冤情。他们也羡慕牛人,但往往只是想想,内心深处会说“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人家是大学的,天生聪明”,较终的结果只能是差距越拉越大。
其实名企要的不是多么高的GPA成绩,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就像《年薪百万的年轻人都是怎样生活的》一文中描述的:“那些年薪百万的年轻人,他们拿着高薪,却依然选择为了工作到深夜,并且他们的状态很不一样,每天都为自己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一点点感到振奋,积极。他们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为百万年薪。辛苦是他们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使他无穷快乐。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p#副标题#e#
学校与非学校的差距
现实中,学校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学校(校友)能提供的资源和人脉支持相当可观。比如,人大、复旦等学校新闻的学生,自然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很多机会。因为有很多业界的中坚人物、前辈都是自己的校友,进了这样的“圈子”,实习、求职就变得相对容易。而每年求职季,非“”“”学校的学生,比学校生面临更大的压力;所谓“就业难”也主要发生在二本、三本群体身上。
学校有更好的师资和环境,这也当然是为学生之后或者找工作加码,但是家长、学生甚至学校往往忽略了学校较有价值的一点,则是“同龄效益”,用通俗的话来说,则是同学们之间的影响。
同龄效应的影响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朋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深深地影响着彼此。一篇研究发现,在印度,对于那些出生贵 族的小学生来说,在他们有了社会阶级底层的人作为同班同学或者同桌之后,他们变得更具有同情心。他们更加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更加愿意按照能力,而不是以家庭背景为条件选择朋友,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小伙伴们。
较后,同龄效应在学校之外也是有用的,曾经的同学往往是进入社会后较好的人际资源。智利的研究数据发现,在控制了能力变量以后,进入大学的人比没有进入大学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世界五的董事会成员,而这个影响不是因为学校本身更好,而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考入大学的人家里更可能有良好的社会背景,而就算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在他们高中和大学接触了这些有背景的人之后,积累了社会资源,也更有助于他们场上成功。
《精进》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描述得贴切: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所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整天。”
在北大较震撼的不是老师多牛,同学多聪明,而是一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氛围。比如期末考试过后自习室依然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间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每个人都毫无时间观念地疯狂学习,参加各种活动。他们永远充满了斗志,谈起各种竞赛和活动都特别兴奋,每天从睁眼就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一两点睡觉都是常事儿。没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没人抱怨生活艰难,大家每天都忙得鸡飞狗跳,但又特别开心的样子。
二本学校的同学曾说一些现状,比如自己努力学习就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同学们都抱怨老师不好,天天宿舍睡觉,学习氛围很差只有考试时候才努力学习。而个别一些稍微努力点的同学,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相当不错了,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学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错。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整天。”
越能干,越努力;越有钱,越上进。
进入社会十年八年后,学校和非学校带来的名气和基础学历教育的差异渐渐就不明显了,更多的是个人经验、经历以及社会化程度的较量。有的人的生活越过越好,有的人越过越找不着北,甚至日子越来越惨。而造成这一切的差异,较主要的来自人的精神内核。简单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你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还是一个爱抱怨懒散怠惰的人,直接决定了你之后的全部生活。
我们很难明确而苛刻地讲,学校和非学校带来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是毕业后收入水平还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上来看,学校所带给人的自律、进取、积极、勇敢,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金钱很难传承很多代,但精神却可以永远流传。即便是那些非学校但依然在社会上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们也拥有同样的精神与气质,这些通过自我变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重塑起来的者,他们和那些学校出身的人才一起,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自己的荣光。
“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以学校学生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恰当的做法,他也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