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2017年冬季校园双选会举行,此次招聘会中的参与企业是人数较多的一次,说明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同样,在此次招聘中,我们做了一下相关的了解,为大家分析一下关于企业与毕业生分别看中的是什么。学生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
11月25日,欧亚学院2017年冬季校园双选会在校体育馆举行。
本次招聘会由招生就业处主办,各二级学院、欧亚学院校友会、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协办。新浪游戏、百度、平安保险、百胜控股、万达希尔顿、曲江国际等247家企业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涉及商贸、财经、金融、建工、教育、互联网、文化出版等行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10082个就业岗位。
双选会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了一个面对面双向选择的平台,现在就跟随小亚的镜头,走进冬季校园双选会的现场,看都有哪些亮点?
数据:参与招聘企业数量为历年之较
上午9点开始,体育馆内240多家企业的展位前,招聘人员已准备就绪,等待毕业生们的到来。记者注意到,除了陕西本省企业,现场还有很多北上广的企业前来招聘。
据招生就业处介绍,本次双选会自10月对外发布会讯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会前一周,已有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加。招生就业处按照我校就业工作规划要求、学科特点梳理、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研结果,建立了参会企业筛选规则,从500余家单位中筛选出247家单位,剔除掉匹配度稍低、纯销售类、企业资质不符要求、未按省人才中心要求提供材料的企业200余家。通过筛选,招聘企业分布从省内辐射沿海,岗位覆盖绝大部分我校,共计提供岗位约10082个。
#p#副标题#e#
对话:企业和毕业生各自较看重什么?
▌企业:看重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
李艳是西安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每年都会来欧亚学院招新。她说:“很高兴来欧亚学院招聘,我们现在的中高层都是欧亚学院的学生,他们做得都特别好,所以每次来欧亚招聘都情有独钟。”
西安能力风暴机器人是这次双选会上一大特色,展位前的两个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应聘者的目光。招聘负责人介绍,企业主要方向是教育机构。对于应聘者,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首先要喜欢小朋友,其次是学习编程、机械相关的学生,同时希望应聘者具有学习能力和后期发展潜力。
“学习能力当然重要,有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起来更切合实际一些。但我们更重要的是企业给学生的一个机会,学生用这个机会去积累社会经验,加上后期的培训与老员工的引导带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馨慧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招聘负责人表达他们对复读毕业生的看法。
提到给在校学生的一些建议时,聚成企业管理的李艳说:“在大学的小班课期间,找一些单位去实习,可以对自己以后应聘的职位有明确的定位。在实习的过程中也会提升对企业的判断能力。”另外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自己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刚毕业的学生去企业工作都是从基层做起,所以大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毕业生:是否对口看法不一
双选会现场,毕业生们手持简历,不时在意向企业展位前驻足咨询。我校工商管理专升本1601班的李欣然说,应聘职位主要选择与所学相对口,如若实在没有合适的会考虑跨的企事业单位。
2014级通信工程的方建表示,跟相关的职业都可以考虑,不要对口,因为现在的学生应具备各种能力,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他提到,这是他第二次来参加招聘会,目前已经有几个心仪的工作单位。当问到较看重单位的哪些方面时,他表示个人的发展较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所以在选择工作单位时要经过深思熟虑,当然,工资薪酬、工作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学习网络与新媒体的大四学生梁洁和白艳玲表示,选择网络与新媒体他们不后悔,以后的发展也想按照所学规划。她们认为,网络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行业,人才需求很大,以后的发展前景会很好。当问及以后准备在哪发展时,梁洁说她是本地人,希望能留在本地发展,也希望未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白艳玲表示,她是外地人,如果能回到家乡发展也是很开心的。
#p#副标题#e#
举措:以“就业季”带动就业热情和质量
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中心长期对国内就业标杆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毕业生特点,逐渐打造出我校就业季的求职氛围。
本学期,就业服务中心先后组织、参与了简历大赛、求职大赛以及一系列专场招聘会。在本次招聘会前,与各分院协作,充分调动各分院就业服务队伍积极性,已于11月8日组织了人文教育学院专场招聘会,12月初还将举办休闲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专场招聘会。通过“就业季”的氛围营造结合具体的就业指导,逐渐增强就业匹配度,从而增强就业薪资,让毕业生有更多选择。
本次招聘会也得到了省、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省内不少高校毕业生慕名参加我校双选会。据现场统计,过万余名毕业生前来求职,平均薪资较往年有所提升。
冬季双选会已落下帷幕,有的学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的学生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论结果与否,祝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希望在校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为就业增加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