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时候,关于双高校的事情,赢得了很多的关注点,其中较多的就是双高校的名单以及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黑马学校进入双高校名单,对于双高校大家如此关注,是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上学规划,曾经的、或许已经不再是学子追逐的目标,那么关于双学校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呢?关于双高校名单每五年调整一次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p#副标题#e#
双”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工程、工程之后的又一战略。双,即世界大学和学科。
“42所双大学”名单:
“双”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大学+陕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高校全部“落选”!
1、原“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大学(实力强):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原“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大学(实力较强):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大学(实力一般):
陕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点评】
点评一:原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
名单中的“双”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较高”的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之前还有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点评二:陕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照顾对象”
“陕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属于省属大学,实力一般,很多大学都比这三所强,比如:西南大学、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这些大学虽然没有入选,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力,远远强于“陕西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B类中的第二种,是新增3所非工程大学。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陕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照顾对象”!其实细细分析,也有很大的合理性。
#p#副标题#e#
陕西大学是“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0年,原陕西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和陕西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陕西大学。合校十五年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培育)学科6个;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除此之外,陕西大学所在的陕西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和高考考生第一大省,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尤其缺少一所与地位相当的重点建设高校。而周边的陕西、安徽、湖北等省都有大学。此次陕西大学入选,既是学校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充分考虑陕西等中部省份群众呼声的重大举措。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较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可以说,云南大学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高教“始祖”。 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列入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化学排名第13。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此次云南大学入选,既是对该校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云南省——这个“一带一路”南下桥头堡的重大扶持。
如果说陕西大学入选占了“人和”,云南大学入选占了“天时”,那么新疆大学入选基本上就是“地利”的结果。
新疆大学1997年被列入“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较大的省级行政区的重点高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疆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该大学入选“双”既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重大扶持,也是5个民族自治区大学中一个入选的,其代表性不言而喻!
#p#副标题#e#
什么是“双”大学?
“双”指的是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大学和学科。
“双”建设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数量国内持平、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学科的标准是什么?
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什么样的学科()未来才有前途?
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
加强建设关系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
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布局一批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
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大学和学科如何遴选?
“双”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工程、工程之后的又一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建设不是工程、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大学和学科,“双”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2017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双”相关问题时表示:“‘双’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较近正在组建委员会,在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p#副标题#e#
“”和“”是什么?“双”到底指的是什么?
现在一点开大学介绍,就是“”、“”、“111”、“2011”,还有什么“平台”,“双”。相信对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还算熟悉,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其他的更是弄不清楚,这些都是什么?
工程(即我们常说的“”高校)
1998年5月4日,时任领导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大学名单(39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工程(即我们常说的“”高校)
“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目前我国共有112所“工程”大学(由于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而且各自互不隶属,所以实际高校为116所)。
#p#副标题#e#
大学名单(116所):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2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11所)
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师范大学、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农业大学
(1所)
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陕西(1所)
陕西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3所)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平台(并不等于高校)
平台一般是指“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主要任务是以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中央部属“工程”建设的学校中择优遴选。所以说,这个“”和我们常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平台”高校不等于“高校”。
#p#副标题#e#
111计划(从国外引进海外学术大师)
该计划指的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局联合实施。
项目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大学的进程。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以、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科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以“工程”、“工程”高等学校为先导,逐步扩展到有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人员构成要求为: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
2011计划(主要任务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工程”、“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2011计划”的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该计划由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重点研究基础的高校牵头,协同其他代表该方向国内较高水平的若干高校/单位/企业,围绕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梳理这些高校标签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都是为增强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建设举措,而且这些举措也都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较初的“”还是“双,其较终目的是为了建设高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世界高校。
“”“”、“双” 这些标签意味着什么?
虽然前文已经解释了在高等教育建设上所实施的一系列大型的“工程”和“计划”,但估计大家依然觉得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折腾出的这些个举措,究竟意味着什么?能凭这些来判断大学的优劣吗?
传统序列: > > 普通高校
现在“”和“”基本上已经成了学校的代名词,而且在社会上、特别是招聘时也获得广泛认可。“”是“”,“”不是“”。在中国大学中,“”、“”、普通高校就像是金字塔一样的层级关系。关于这些高校“常识”,考生和家长并不陌生,但至于它为什么会成为判断大学优劣的标签,不少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高校资金相比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
从这两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可以看到,入选的学校都需要在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为实现这些目标,每年在这些“”、“”高校投入的资金相比于其他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而39所“”高校又是这一系列高校中的“高富帅”。在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中,居于首位的清华大学2017年预算数达到了233.35亿元,而居于末位的中央戏剧学院(非/)经费只有3.98亿元,不过清华大学的一个零头。
#p#副标题#e#
科研
这些学校每年都会获得数额庞大的科研经费,用以引进国内外人才、建设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等。
从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显示,“”和“”高校拿走了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其中“”高校拿走19.3%,为510.66亿元,“”高校拿走52.7%,为1394.94亿元,其他高校只拿走28%,为742.1亿元。另一数据是,“”和“”高校只占高校总量的14.3%(信息来源于凤凰财经)。
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57校跻身500强,清华首入50强北大进
复旦、交大、中科大、浙大以及港大,均在前150名
先看位于塔尖的高校。自200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次发布以来,哈佛大学已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剑桥大学两年内连升两名,位列全球第三。麻省理工学院从第5名升至第4名。十强中的另一座英国高校——牛津大学位列第七。耶鲁大学则排在十强之外。欧洲大陆大学中排名较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全球第19名。
中国高校排名稳步提升。继2016年跃入世界后,清华大学今年再次取得冲刺,位列全球第48名;北京大学则位列71名,仍保持世界之列。其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等几大学校均排在第101-150名的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大学进步,首次入围世界两;在200强之列的,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而在201-300名的范围内,中国内地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学、苏州大学等9校在列,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由2016年的301-400名,上升至世界第201-300名。
此外,在今年301-400名范围内,沪上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各地高校共有15所落在这一区间。此后,401-500名之间,共有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内地高校。
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内地):
国内排名 全球排名 大学名称
1 48 清华大学
2 71 北京大学
3 101-150 复旦大学
4 101-150 上海交通大学
5 101-1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101-150 大学
7 151-200 哈尔滨工业大学
8 151-200 四川大学
9 151-200 中山大学
10 201-300 北京师范大学
11 201-300 华中科技大学
12 201-300 大学
13 201-300 苏州大学
14 201-300 华南理工大学
15 201-300 东南大学
16 201-300 电子科技大学
17 201-300 武汉大学
18 201-300 西安交通大学
19 301-4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301-400 首都医科大学
21 301-400 中南大学
22 301-4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3 301-400 大连理工大学
24 301-400 华东理工大学
25 301-400 湖南大学
26 301-400 吉林大学
27 301-400 兰州大学
28 301-400 南开大学
29 301-400 中国海洋大学
30 301-400 山东大学
31 301-400 天津大学
32 301-400 同济大学
33 301-400 厦门大学
34 401-500 中国农业大学
35 401-500 华东师范大学
36 401-5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37 401-500 华中农业大学
38 401-500 农业大学
39 401-500 医科大学
40 401-500 航空航天大学
41 401-500 理工大学
42 401-500 东北大学
43 401-500 西北大学
44 401-500 北京协和医学院
45 401-500 武汉理工大学
#p#副标题#e#
教学与基础建设
如果说高校在科研上的成就好像距离普通大学生还太远,那高校在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基础建设上所采取的举措,必然是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了。为什么大家要追求“”、“”高校,从对这些学校教学和基础建设上的要求,就能看出原因。
例如“工程”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条件支撑方面的要求就包括(节选):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管理队伍为重点,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内部分配和薪酬激励制度。”
“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的教学科研用房。”
“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构建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环境。”
“使所建高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和自动化程度在整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除了在科研上投入大量经费,还会在教学与基础建设上进行扶持。而且正因为这些高校在科研基础建设上有了资金的支持,也使得高校自身的经费得以更多地用于完善校园基础设施、聘请教育人才、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等各方面良好环境等等。
不过,“”、“”高校之所以成为学校标签,除了因为“”、“”两项举措鼓足了这些高校的钱袋子,也是因为这些高校不少在入选前本就有着深厚的学术底子和历史积淀。
用人单位对“”“”高校认可度高
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会对毕业生的学历、甚至学校有的要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企业这么做是否合理另当别论,但事实就是如今不仅是学历为毕业生寻找工作竖起了门槛,学校的好坏与否也成为了能否应聘成功的“筹码”之一。究竟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标准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在这其中,“”、“”高校的确不就是好大学,但不得不承认随着“”、“”的深入人心,它们已经成为公认度较高的、判断学校层次的依据。而这个公认度的来源又与这些学校的强大后盾支持相关,可以说“”、“”的地位正是在这种支持和社会认可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巩固下来的。
学校成为应聘时的隐性壁垒
现在在招聘时,学校是否是“”、“”确实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应聘的隐性壁垒,有的单位甚至会要求应聘学生的本科学历也需要是“”、“”,也就是说就算是考上了这些学校的研究生也会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有媒体报道,对于招聘过程中设立门槛的情况,某大型地产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坦言,虽然公司在招聘简章中没有明确表明门槛,但在具体招聘过程中,会对“”、“”院校毕业生有所侧重(信息来源于央广网)。另外,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表明,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
#p#副标题#e#
较新说法——“双”将取代“”与“”?
从2006年实施“111计划”到2012年启动“2011计划”,关于“‘’、‘’已经过时了,将要被取代”的传言就从未停止,而这一次,“双”将取代“”、“”的说法是否又只是谣传呢?
教育部回应:将“”“”纳入“双”建设
之所以“双”将取代“”、“”的讨论相比于之前“111计划”和“2011计划”出台时更为热烈,主要是因为2016年6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语委联合发文,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工程”“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对此有不少人猜测“工程”“工程”将停止实施。加之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这个实施办法中已经没有了过往我国高校常用的“”和“”建设的名称。
实际上,教育部针对此事发出过回应:“工程”和“工程”将统一纳入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
“双”以学科为资助主体 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
“”“”以学校为资助主体 名单形同“终身制”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双”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双”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突出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建设,而“”、“”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2015年10月教育部网站上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称“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从前文介绍可以看出,在继“”、“”工程之后,所实施的“111计划”和“2011”计划也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向,就像阿特巴赫教授说的:“不管用什么名称,好的大学,好在哪里,在什么地方,较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大学和学科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有了学科才可能有大学,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学科的大学,但世界上一所大学,也不可能在的学科都达到”。不过,“双”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双”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双”大学建设总体方案。
第二个是“双”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5年发布的《总体方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就指了出现有重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之前的“”、“”工程,一方面是先自上而下圈定一批高校,而把哪所高校划为“”,哪所高校划为“”却没有一个科学、可以服众的标准。就“”而言,划定之时就有很多办学水平之外的考量,比如兼顾地方,每个省至少有一所入选,兼顾各个行业,增加每个行业至少有一所。另一方面,名单缺乏流动性,形同“终身制”,到了较近几年索性彻底关上了“”、“”的大门。可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名单之外的学校不管如何努力,办学成绩多么,都无法挤进这个排行榜。
不过,虽然《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建设实行动态调整,并设立了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委员会,综合多方意见来论证确定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个认定标准如何具体设计以及实施,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且之前“”、“”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不是一朝一夕会被扭转的,“”、“”所存在的“身份固化”问题,会不会因为“双”的动态调整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p#副标题#e#
“”“”高校仍较有机会 普通高校也有望翻盘
《统筹推进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双”大学及学科的遴选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数量国内持平、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能进入“大学”名单的高校,“”、“”依然是较有机会的,一方面它们“经过了长期重点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因为有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自然比其他高校走得更前,目前“拥有数量国内持平、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的高校还是集中在“”、特别是“”高校。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双”与“”、“”的区别,“双”以学科为资助主体,这也意味着在双的游戏规则下,一些高校完全有可能凭借一两个优势学科迅速崛起,而一些原来的“”、“”高校也可能被排除在“双”之外。
该如何理性对待这些大学“标签”?
继“”、“”后,又要来一个“双”,报考的风向要不要随之而动,还需要理性看待,大学的好坏不能仅仅以政策倾斜作为依据。一方面,学校实力与遴选相辅相成,“标签”确实值得参考。这些学校之所以被选中,也正是因为学校在相关遴选标准中实力强大;而前文已经说明,政策为学校带来了数额庞大的建设资金,例如原先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如果一个被选上而另一个落选,不出几年两所高校的差距就会被拉开。
但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还是切忌掉入“唯标签论”的陷阱,“标签”对自身是否适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一,资金支持确实会对高校建设带来极大的助力,但是获得资金支持的高校与一些未入选的高校相比却并不都很厉害。以学术科研为例,时下,一些人通过包装概念拿到科研经费,但较后并没有搞出有价值的成果,制造出大量“学术泡沫”。2013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95.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学术泡沫”严重。
其二,从前文介绍可以看出,在评选高校名单时,其学科水平以及学术、科研水平是评选的主要依据,但是大学的好坏与否所包含的方面却比这些广阔得多。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没有读研读博计划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计划”只是择校的参考之一,学校的教学水平、就业环境、实习机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等等其他方面也应该综合考虑。
其三,比起即将公布的“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更需要注意。一直以来,为了读“”、“”学校而无奈选择了该校的弱势学科,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大家都很清楚,好的大学也并不是学科都好,但“”、“”的学校标签效应太强,实在难以抉择。“双”名单公布之后,或许有望在程度上解决这种困扰,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莫只盯着前一个“1”,而忽略后一个“1”。
综上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双”将取代“”、“”,不如说“双”是“”、“”的整合和推进。可以说,即便没有“”、“”了,但是“”、“”的概念、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即便不再强调,但“”、“”这些年的建设成果仍是其他一些普通高校难以在短时间内越的。不过,大学从来不是“命名”的,而应该是竞争而来的,从“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期盼,在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或将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