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抛开成绩,认认真真的对自己的试卷进行分析,不只是跟着老师去分析,自己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分析方式,进行思考性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吸取教训,同时考生也需要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绩为什么下降或者上升,自己做了哪些努力呢?犯了哪些错误呢?认真的对待并且养好习惯才是大家较应该做的事情。
期中考已经结束,面对考过的试卷,同学、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成绩好的固然心情舒畅,做什么都有劲头;成绩差的则无精打采,感觉做什么都没劲。
其实,分数只不过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努力的一个评价,考完后家长和孩子便不要老盯着它。同学包括家长(帮孩子)进行期中分析,弄清丢分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计划中查缺补漏,调整方向。
#p#副标题#e#
相信很多同学分析考卷时,常常感到生气,明明应该是会做的题目,却总是丢分。自己有时也感到气馁,似乎总有些分数不属于自己。说是“马虎”吧,可有时却总是在同样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马虎”,这就要引起足够的注意。对于有些考生来说,仅此一项的累计失分就会高达20分之多,足以决定一本还是二本了。
今天,就针对高考成绩中的拦路虎“马虎”和大家交流一下意见。
那么,“马虎”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收拾这个家伙呢?
从“马虎”产生的机制看,它还真不是小事,这是一种典型的学习心理问题,来自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心理暗示。
至于“马虎”的主要类型,包括习惯性思维错误、注意力不集中、审题能力不足等。在此,强烈建议考生利用分析试卷的时间,将自己总是出现“马虎”错误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类和分析,分清错误的原因和种类,然后,才能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第一,习惯性思维错误的根源在于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上有问题,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在某个知识点上经常出现“马虎”失误,那么大家要重视,不要简单地归结为一时大意,而要认真将该部分知识从头串一遍,尤其是涉及错误发生的部分,要作到自己能够想清楚、讲清楚、写清楚才行。
第二,考试期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几种,心情紧张、环境影响、突发事件等,这个时候要马上作好情绪调整,可以用深呼吸法、微笑法、自我暗示法等方式迅速稳定情绪,不要一直带着情绪答卷,防止因此而造成的“马虎”错误。
第三,审题能力不足也是“马虎”经常发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情况下,大家会发现自己所犯的“马虎”错误是因为审题,比如感觉题目和某种自己以前比较熟悉的题型相象,而自己在考试紧张之下,没有完全审题就以为是那个题型,结果犯了模版错误。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考前总结中,对相似题型做针对性对比,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作到对差别敏感。这样,一旦遇到这几种相似题型的题目,马上在头脑中反应出其间的差别,“马虎”也就不会发生了。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来说,态度问题的转变对于“马虎”矫正至关重要!如果是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尤其在错题总结方面采用了错题本,很快针对难题和错题形成了解题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