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历史繁多复杂的知识点,学生们总是乱了头脑,常常把历史事件和对应人物、朝代、时间搞混了。于是在一开始就被这当头一棒打得失去兴趣,那么有什么学习历史的好习惯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初中历史老师的建议。
1、前后联系
历史事件常常跨越时间长,每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历史人物、时间地点、朝代帝王,同学们要学会把看起来没什么联系的知识点归纳联结起来,找到便于理解、便于记忆的学习法。比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根据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突击连成串背下来,之后慢慢地插进帝王时间增加难度,一有空就背一下,时间久了,就容易记住了。
2、分块记忆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一整块知识点的记忆。比如说历史事件“商鞅变法”,怎么分块呢?可以分成变法的背景、变法的过程、变法的影响和意义三块来记忆。第一步,先掌握变法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增强实力,变法图强;第二步,变法分为两次进行,有什么内容。第三步,变法的历史意义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这种分块记忆的方法把相对多的内容分成一块块,降低了记忆的难度,等每块都记熟了之后再整合在一起。
3、同类记忆
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相似的同类的内容,要学会归纳总结,把同类问题进行有机结合,放在一起集中攻克。就拿中国近代史的一系列侵华战争来说,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如《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把这些不平等条约整理在一起,把它们的签订时间、战争、条款、历史意义进行对比记忆,加深印象,更不会混为一谈。
4、区别对比
这种方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历史问题相互比较,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掌握。历可以相互比较的问题有许多,比如“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等等。
5、集中归类
把性质相同的有关内容,按照顺序集中归纳之后,从各个方面分析,进行学习记忆。比如中国古代的运动,按照先后朝代顺序,从朝代、时间、发起人、过程、结果、影响和意义各个方面把这些内容集中列一个表格,这样在以后做题时遇到其中一个事件,可以顺便把其他运动也复习一遍。
总之,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主要放在对课本内容的记忆上,只要同学们能够理清课本上的历史时间,不要弄混淆了,历史的学习就不会是枯燥的,而是有趣丰富的。培根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从历史中,鉴别以往的过错,提醒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