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的评价的封号和称号,古代的皇帝皇后、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比较高的人去世之后,会给的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谥号也分为好几种,有上谥,就是表扬性的谥号,而批评性的谥号就是下谥,也叫“恶谥”,还有同情类的谥号多为“平谥”,还有一种是“私谥”用于学者、士大夫时候议定的谥号。几乎每一任皇帝都是有谥号的,不过为什么皇帝的谥号那么长呢?伊顿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皇帝谥号长的几方面原因。
一、等级制度的影响。
在古代,不是只有皇帝才有谥号,有些大臣及社会地位高的人也会有谥号,而中国历又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制度,他们把皇帝称为"天子"作为较高统治者,谥号自然不能与平常大臣一样,因此谥号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褒义词,用来褒奖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谥号不是自周以来一直都有的,秦始皇时期曾中断过,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统整天下的他认为没有人能评判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因此在秦朝时期没有谥号。直到后来的汉朝才重新开始追封谥号。
自周朝分封制开始,中国就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各阶层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差别还体现在制度方面,古代的等级差别在建筑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连官员的住所也要按等级。由此可见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些恰恰体现出了皇帝的放心。正因如此,皇帝的谥号才会越来越多赞美之词,以此来突显统治者的光辉形象。
二、时代的影响。
一开始皇帝的谥号并没有这么长,也就三五个字,改变这一局面的应该是在唐朝时期,自唐朝始,谥号字数就变得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唐朝在中国历是一个极度繁华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鼎盛。三省六部使官员分工明确,减少了冗官,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平民子弟有机会入宫为官,除此之外,宰相的任命不再仅限于三省里的长官,宰相成员也开始增多,这样就避免了一人专权局面的发生,此外还设有殿中省、秘书省、御史台等,种种措施极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过度集中,就使得皇权至高无上这些词应运而生,也就出现大家用过度溢美之词去褒奖皇帝。谥号是对一个人总的评价,但随着不断的发展似乎已经成了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三、历史观念的影响。
在古代,孝这个字是重要的。古代自古以来都是百善孝为先,官员在父母死后需要回家服丧三年。孝在当时似乎已经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其实这也是统治者的一个政策,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是小农社会,自给自足,靠耕田为生。而小农经济自古以来就是统治的根本。统治者想要维护小农经济,就需要要留住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给他们灌输孝观念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父母年迈,必然需要人照顾,这时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下他们会选择照顾年迈的父母,自然也要过着农耕的生活。孝在古代是重要的,不然也不会有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
谥号是有的评选标准的,皇帝的谥号是由下一任皇帝给的,大臣的谥号是由朝廷评定的。在这一情况下,统治者给上一任的谥号自然坏不到哪去,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皇位大都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就相当于是儿子给父亲谥号,强调"孝"的统治者自然要践行这一原则。给自己父亲一个好的谥号,既是给了父亲一个好的名声,又彰显了自己的孝心,同时也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方便自己得民心,更好的统治。
皇帝的谥号长在古代是一个趋势,因为各种方面的影响,谥号长好像成了赞颂皇帝功绩的一种表现,所以皇帝的称号才会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