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伊顿教育语文一对一辅导老师精讲: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如何解读?
小蜜蜂 2020-02-11 12:39:58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如何解读呢?本文伊顿教育语文一对一辅导的老师给大家来详细的解读。首先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散文,在山水风景的描写上都有共性,因此我们在解读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时候,首先是对于古代文言的一个理解,基础知识上的解读,还有文章大意的理解,这些基础的工作做好之后,才能赏析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伊顿教育语文一对一辅导的老师就给大家详细的解读。

语文一对一辅导

  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山水游记作品,被世代文人奉为至宝,代代相传。欣赏此类佳作,情操会得到陶冶,境界会得到提升。例如苏轼的«后赤壁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的名篇,不管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揣摩、去斟酌。那么,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地解读这些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呢?笔者以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透过山水,感悟人生

  因为这类散文作品表面是写景,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心志,包含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如此。山水游记中,描绘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皆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品味山水之情意,就是要去品味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和情感,品味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感慨和情趣。比如我们在学习«后赤壁赋»时,要懂得去品味作者对世事达观然的态度;学习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时,我们首先应清楚,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景物,而是寓特定感情于景物之中。作者带着不得志的心情纵情山水,想从大自然中获得慰藉,可那怡人的自然美景只是获得“一笑”,政治上遭受的迫害、抱负无法实现的痛苦,较终还是不能忘怀。这里巧妙地把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赋予了这篇游记散文深刻的内涵。因此,我们只有透过表面的山水,才能领悟到作者真实的想法。

  二、反复诵读,把握技法

  山水游记类散文作品较常用的写作技法即情景交融法。作者十分善于入木三分、神形毕肖地描绘大自然,从而展示美景。因此,我们需要深入观察、潜心领会文章中自然景物的形态,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具体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解读文章。比如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开头,准确地描绘了小丘上的石头如牛、如马、若熊、若罴的奇状,况且这种奇状不是呆板的静物描写,而是写出了它们争为奇状的动态。小丘上的石头,都带着虎虎生气,按照自己的样式,朝着自己的方向,显示着自己的奇态。作者把小丘上的石头描写得情态并作,不仅“肖其貌”,而且“传其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三、由实而虚,因事明理

  有的散文作品是通过虚实结合、事理相因的方法来表达主旨的。因此,我们需要由事切入,化虚为实。例如«游褒禅山记»一文,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论点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下,做事情都需要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较终取得胜利。只要努力了,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因此,我们在欣赏山水游记类散文时,应学会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准确概括出文章曲折深奥的哲理。

  四、师生对话,探索真谛

  针对文章中的关键问题,伊顿教育语文一对一辅导老师会和学生加强讨论,以加强对文章主旨的挖掘与探究。让学生可以写一写读后感,从而品味山水之情意。比如,可以评价苏轼的«赤壁赋»中关于人生短暂的观点。文中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句,师生可以共同评价这一句;也可以评价文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一句。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对文中的思想加以琢磨和思忖,从而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故此,教师在与学生探讨时,应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发表意见,让学生谈论作者,谈论他们对人生的观点和理解,谈论他们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等等。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于作者、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陶冶了情操,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你的前进脚步会比较快一些,如果在语文的学习上遇到了瓶颈期,可以随时咨询伊顿教育的老师,每一位在线的老师都会随时帮助你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