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苏轼的《定风波》你看懂了吗?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五 2021-08-05 14:53:30

苏轼在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有着怎样的情绪?想表达什么情感呢?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能通过短短几句就把作者想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和《定风波》一样或豪情万丈或悲怆苍凉或情绪高涨的诗词还有很多首,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下文是对苏轼的《定风波》的解读!

苏轼的《定风波》你看懂了吗?表达了什么情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前言

  苏轼的这首词有一个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苏轼去沙湖,回来的途中遇到下雨,于是心有所感作了这首词。一般的解读,说苏轼等人出门春游,其实不然。

  一、苏轼去沙湖做什么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以后,死里逃生去了黄州。在黄州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那一天,苏轼和几个朋友去了离黄州三十里地的沙湖。这一次的目的,是去土名“螺蛳店”的地方去看田。除了这首《定风波》以外,苏轼还写了短文《游沙湖》,其中写道: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苏轼这一次去买田,回来后还得了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淋了雨。

  二、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大雨,虽然没有雨具,但是他依然故作潇洒,在风雨中徐行,并作了这首《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主席《西江月· 井冈山》词云: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苏轼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环境格局不同,但是大意相似。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以后,虽然留了一条性命,但是在黄州的生活异常艰苦,前途未卜。“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人间变幻无常,唯有超脱物外,才能平衡自己的心理。

  三、潇洒的后果

  苏轼的潇洒,换来的代价,就是生了病。苏轼找的这个医生也很有特点,是一位聋哑人,治病时,以写字代替交谈: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据李一冰《苏东坡新传》说,这次淋雨,使他得了左臂肿痛的毛病。这个毛病,很可能是风湿,但也有人说是食物中毒(或服食丹砂)的副作用。

  结束语

  苏轼这次买田并没有成功,不过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得作品,也算不枉此行。苏轼在黄州一直待到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几次想启用苏轼,但是都被苏轼的对手们从中阻挠破坏,最后苏轼只能暂时量移汝州就任。不久宋神宗(1085年)就驾崩了。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终于等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以上的详细解读对大家理解《定风波》这首词有很大帮助!高中生们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想寻找课外辅导班的帮助,可以了解伊顿教育的一对一,一对一辅导的好处很多,伊顿教育也是一家大机构,每一个科目的辅导课程都有专门的教学模式和计划,帮助高中生们提升成绩,伊顿教育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29-6659!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