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全诗并不长却传唱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学生们应该都学过这首诗,但是你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主要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上来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希望对大家理解和学习这首诗有帮助!
一、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写于696年,,这时距离陈子昂进士及第(684年)已经十二年了。此时正是当时武则天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他作为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统军北讨契丹,以子昂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陈子昂还是颇受重视的的。但是军队在渔阳驻扎的时候,前军王孝杰等接连吃了败仗,以至于三军震慑。陈子昂进言不被采纳,反被降为军曹。于是诗人登上蓟北楼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组诗《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中写的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登台拜将之地。陈子昂同时还写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这七首诗里就是《幽州台歌》中所说的“前不见古人”:燕昭王、乐毅、燕太子丹、田光、邹衍、郭隗、黄帝、广成子等人。
后不见来者,也是指和古人类似的后来人。读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之后,就知道陈子昂为何抒发要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例如《郭隗》这一篇。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古人也好,后人也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才之人,会遇到赏识其才的伯乐。例如燕昭王用郭隗、乐毅、邹衍,燕太子用田光等。
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登幽州台歌》很明显,是表达陈子昂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感慨。
因为武攸宜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对于领军打仗窍不通,而陈子昂也仅仅是一介书生而已,并没有展示出自己作战方面的才能。因此也不能怪武攸宜不采纳他的意见。其实第二年,唐军在突厥的帮助下,就平定了契丹孙万荣的叛乱。但是在陈子昂上书的时候,正逢唐军将领王孝杰战死,契丹军威正盛之时。作为皇亲国戚却没有什么真本事的武攸宜自然不敢乱动了。
作为陈子昂来说,有机会随军出征,建功立业,自然是青云直上的一条捷径,得不到赏识而苦闷也是人之常情。
四、押韵的故事
多说几句,整首诗押的韵是马韵,者zhǎ,下xiǎ,是一个韵部,只不过今天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了。在唐韵中自然是押韵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h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登幽州台歌》然而涕下xiǎ、hǎ!今天很多地方的方言还有古音。据说陕西西边有些地方读者还是读作zha。而四川人有的地方人读下,读作ha,也是押韵的。
综上所述,陈子昂怀才不遇的感情色彩很浓烈,大家好好学习以上内容!中小学的文化课辅导和补习,大家可以拨打电话400-029-6659咨询伊顿教育,可以找到适合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