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18年是北京新中考改革的元年,但也是因为这样,很多的考生和家长对新中考都感到很疑惑:2018年北京中考究竟改革了一些什么?是如何改革的?中考改革的背景下考生该如何选科?什么时候确定选考科目比较好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2018北京中考如何改革?
1。考试科目变化
考试科目: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体育40分
选考科目: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
选择3个选考科目,折算成、80%、60%计分方式。
即考试科目340分,选考科目240分,总分580分。
2。英语考试变化
听力口语40分,可考两次,取较;笔试60分,可考一次
3。三科选考科目,引入“开放性实践”。
其中,物理、生物化学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开设“综合社会实践”
中考改革背景下,如何选科?
一方面,多学科可选,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另一方面,不知如何选择、难以确定方向也成了一个难题。
我们需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结合高考改革、高校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从学习的连贯性来说,中考选择的科目很有可能会成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这些科目能支持未来的高考科目选择、大学规划吗?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对“五选三”呢?
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学科兴趣以及学科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兴趣、当前各科成绩、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等,判断出在哪些学科上有优势、有潜力。
其次,选科时要参考未来的高考规划。高考除语数英外,不分文理。高考六选三(物、化、生、史、地、政)。当然,高校会对选考科目有规定。例如,工科(电子、机械等)和理科,要求高考科目需要选考物理;工科(医药、化工等)和理科,要求高考科目选考化学。#p#副标题#e#
众所周知,2017年是新高考改革的元年。上海和作为新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两地的高校科目要求值得我们注意。
较后,可以参考学校的教学水平,选择学校教学水平较高的科目。如果孩子对科目没有明显倾向,建议选择学校教学水平高的科目,尽量增加优势。
按照以上原则,我们把学生分成三大类:偏理科、文理均衡、偏文科学生。
学生三类类型
(一)偏理科学生
(二)文理均衡学生
(三)偏文科学生
什么时候确定选考科目比较好?
初一、初二阶段应以学习、树立优势,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科目思维倾向和学科兴趣,中考再确定选考科目。万万不可过早确定选考科目,放弃了其他科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