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将至,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奖励的时候会说“抓紧好好复习,等期末考好了就奖励你。”“如果你这次考了前三名,寒假就带你出去玩……”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给孩子说的啊?家长在激励孩子主动学习这件事上总是费劲了心思,但是效果却不好。小编就和家长们一起看看奖励孩子这件事吧:同样是奖励孩子,为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却截然不同。
1、奖励并不是贿赂
有些家长担心,奖励可能降低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然而在诸多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无论孩子表现如何都给奖励,奖励就会削弱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奖励与表现好坏有关的话,会让孩子更加喜欢这个任务,因此奖励是可以增强孩子内在的兴趣的。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家长把“贿赂”当成了“奖励”来使用。
都是父母给孩子某些东西,以改变或修正孩子的行为,贿赂和奖励似乎难以区分。但本质上贿赂和奖励绝不相同。
什么是贿赂?往往是被折磨得“仿佛身体被掏空”的父母许诺孩子,如果他们好好表现就答应他们的要求。“绝望”的父母用贿赂换取对孩子的掌控。这会让年幼的孩子认为,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却会得到某个奖励。
而“奖励”针对的是孩子的正面行为,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惊喜。“奖励”或者“正向强化”是教导孩子表现得体的较好策略。奖励孩子的正确行为,比惩罚他们的不当行为更可取。
贿赂针对的是孩子的消极行为,而奖励却是用来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
2、不要说“考就给奖励”
给大家介绍一个哈佛大学弗莱尔教授曾做过的实验:
把来自250所小学二年级到中学三年级的大约36000名学生分为两组,做对比研究。第一组的孩子,获得了“产出奖励”,比如考、比赛获得等等才能得到奖励,另一组孩子,获得了“投入奖励”,比如读完一本书、按时上学、认真做题,就能得到奖励。
虽然孩子们都愿意为之努力,但是读书给于奖励的孩子在成绩上会有显著的提升。而考才给奖励的学生,成绩却完全没有增强。
其中的关键在于,读完一本书就给你奖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行动是明确的,只要你看书,只要你做题你就能获得奖励,相反,考给奖励,却没有告诉孩子怎么样做的方法。虽然孩子也充满干劲,但他不知道怎样做,无从下手。
3、奖励是多种形式的,金钱也可以
奖励的形式有很多种:玩游戏的时间、一次旅行、带朋友来家里吃饭……其实都可以作为奖励的形式。而金钱一样可以作为奖励的东西,只是要区分年龄。得到金钱的孩子,大多不会浪费金钱,他们感觉到这钱确实来之不易,反而会减少不需要的开销。
当然,如果孩子是初中或者高中生那么奖励金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物质激励之后,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理财观,比如,开个个人账户,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总结: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所以家长们选择的奖励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可以和孩子商量奖励的内容,这样孩子才会更有动力。较后要提醒家长的是既然给到了孩子承诺就要实现,这样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言出必行,说话算话的好习惯,同时孩子会对学习越来越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