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近,又有一部电影开始热映,《无问东西》,很多人看完这部影片之后,都会把它与《芳华》进行对比,或许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两部影片的感触也不一样!!!本期,伊顿教育一对一辅导小编在此为大家分享电影《无问西东》的教育意义,供大家参考!!
“如果提前了解到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开头抛出的令人深思的问题。
作为清华百年校庆的献礼片,《无问西东》上映后,很多人没有看懂,甚至因为时间线性的割裂与叙事的破碎备受批评。而播播老师看完这部片子之后,觉得《无问西东》是一部真正的教育片,它所讲述的,是这个时代缺失的教育。
1、为什么《无问西东》是真正的教育片?
电影《无问西东》,讲述的是四个不同时代的清华学子,在面对时代价值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之下,如何找寻真实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校长梅贻琦以“人生的真实”的启迪了吴岭澜;
吴岭澜(陈楚生饰)
第二个故事,吴岭澜以自己关于“自我真实”的思考帮助沈光耀较终确定了人生的方向;
沈光耀(王力宏饰)
第三个故事,被沈光耀救活的陈鹏,以善念和对自我的坚守救赎了王敏佳和李想;
王敏佳(章子怡饰)
第四个故事,张果果的父母为李想所救,并以“自我的教育”引导张果果回归本心,救助了四胞胎。
张果果(张震饰)
真正串联这四个故事的,是“教育”。
教育的本质,首先在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启迪,在于人之为人,使人成为人。
四条主线彼此相连,寓意为无论在怎样的时代,真正的教育都能够通过爱与血缘代代相传,并在人心里开出花来。
吴岭澜是短暂的和平年代的迷茫青年,在教育家梅贻琦的指导下,回归了自己的本真;
沈光耀生活在山河破碎的动荡战争年代,面对家与国,生与死这样的两难命题,作为有志青年,沈光耀在吴岭澜的说教下,终于认清了心中的方向;
陈鹏生活在人心扭曲的荒唐时代。多年前沈光耀从云端投下的物资救助了饥饿的陈鹏,也在他心底种下了善念与本真的种子,以至哪怕是日后身处疯狂罪恶的人群中,陈鹏心中善念也依然没有泯灭;
张果果则是现代深夜社会大众生活的一个缩影,当年李想牺牲自己,救下了张家二老,在他们的教导之下,张果果终于放弃了无休止的贪念,重行善举,回归了真正的自我价值。
而影片中的主要配角其实也均是“教育”的化身,他们的人设惊人的一致:以师长的身份,教导主角追寻自我价值!
梅贻琦告诉吴岭澜,要追求生命的真实,而并非别人认为对的事;
蒋梦麟对同事说,不要责怪陈鹏,他只是说了真话;
陈纳德对沈光耀说,这个时代欠缺的不是的人,而是从心里给出来的爱与真实。
沈光耀的母亲告诉他,不要去追逐功名,而是应当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去享受你的人生;
张果果的父亲对他说,父母并不希望你取得怎样的成就,只希望你一生健康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
……
以上他们所做的一切,即是下面我要说的西南联大所推崇的真正的教育:他们所信仰的,即是导演一遍遍强调的人生的真正意义。所以我才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无问西东》其实是真正的教育片#p#副标题#e#。
2、这个时代缺失的是什么教育?
说到时代缺失的教育,不得不说在影片中的一个传奇学校——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在战乱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3个大学联合组办的,而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较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珠穆朗玛峰”。
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较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那么为什么在那样贫困饥馑,战乱频仍的年代,西南联大能够做到的,和平年代的清华、北大、南开却再也无法做到?
答案是四个字:通识教育。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也翻译为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即国内所谓“素质教育”的真身。
所谓“素质教育”其实是对“通识教育”的错误翻译。素质教育,按照正常翻译应该是quality education ,且不说这个词语法是否正确,在国外网站上是搜索不到东西的。
这个错误的翻译害人不浅。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次之。”
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说:“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说,教育是“授予人生所需要之知识及情感的陶冶”,形成独立和“精确明晰之思考力”。
通识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所谓“为人之学”。
与之相对的,正是当今中国所实行的、源自前苏联的教育。
民国时期办学自由、教育独立,以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等为代表的教育家秉持人文主义理念,重视独立精神,关注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培养的是一批真正的人才;
建国以后,大学收归国有,在工业生产思想的引导下,学习苏联教育理念,学校变成工厂,教室变成车间,一味强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于是校长成了厂长,教师就成了工人,学生成了被加工的原料,较后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职业技工。
而《无问西东》想要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学校、家长都缺失了“通识教育”4个字。
3、“无问东西”无问的是什么东西?
电影名《无问西东》,其实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里的“无问西东”指立德立言要出传统的东西学之上,取得世界级的成果,同时又彰显清华学子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而看完这部影片,我想用电影其中的一段故事作为结尾,来解释“无问东西”无问的是什么东西:
清华校长梅贻琦在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有求学困惑的时候,问他,你求学是为了什么?吴答道:不管学什么,只要是在学习,把自己交给书本,心就是踏实的。
梅校长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是这些日子。
而真实就是: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
陈后来听从了校长和访华的泰戈尔的引领,投身文科,终成一代名儒。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特别感动,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老师对学生说过这种话。学校沦为职业介绍所,学生也只是把大学视为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
至于你快不快乐、拥有怎么样的价值观,却没有人关心!
忠于自己的内心,过真实的一生,做一个有情有义有梦的人,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和力量的好人,这就是我从《无问西东》里看到的教育观。
愿人都能听从内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