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是出自于《论语·为政》里,子曰:君子不器。“君子”这个称谓大家不陌生,意思就是那些博学多才,有学识有修养有内涵的人,在论语里的意思也是这样;而这个“器”字原本的意思就是器物器皿,在论语里这句话中应该引申为一种束缚和限制,所以说“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和含义就是要成为博学多才的君子,就不能限制于某一个框架里,要不断的冲刺束缚提升自我。下面是伊顿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这句话的正确详细解释!
孔子眼中的君子,特指那些集学识、修养、道德、智慧为一身的人,不但博学多才,而且具有理想人格,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任的栋梁之才,具有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本领。这样的人,因为具有多方面才干,属于全能型人才,因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而是经过了漫长而的修炼,才达到了全知全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君子,需要按照某种规律和规则,不断历练自己的本领、才华和智慧,才可以如愿。
“器”字的本意是指器物、工具、容器,泛指那些有具体形状,有固定容量,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物质,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比如说,一只容量为600毫升的水杯,它的较大作用就是装下600毫升的水,如果再想多装下1毫升就不可能,它的容量限制了它的用途只是那么一点。因此,“器”字的引申含义是指一种束缚和局限,会把许多事物限制在有限的、有形的框架之内,无法冲刺形而上的高度,发挥出更大更多的作用。
要想做一名令人敬仰的君子,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学习,冲破自身的局限,领略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提升自我的境界。因为世间万物从存在到运动,再到发展和变化,都有规律可循,眼睛是看不到这些的,只有依靠智慧去感受,感受的过程,就像悟道一样,是提升个人境界和修养的过程。
跟人一样,器有形,道无形,“器”只是外在的形式,“道”是内在的思想,道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身能量发挥到较大化。很显然,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吸收了道家思想里的“无用之用”的思想。如果以辩证法去看待世间万物,许多东西在它的职能范围内,它是有用的,如果出它的职能范围,它就是无用的。
比如,古代常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形容读书人,不少读书人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拥有壮志豪情,如果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做其他工作,如,种地、经商、卖艺、参军等,他又不会,因此,古代落榜的读书人基本上一辈子会穷困潦倒。
但他们同样有很多用处和贡献,比如,回到乡里做私塾先生,给父老乡亲代写书信、启示、春联,等等,只不过这些贡献没有安邦治国那样伟大,容易被忽略罢了。
在孔子眼里,“道”是真理,不能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它的价值,君子的真正价值,就是体现在对“道”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真正的君子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情怀,不能像器具一样把自己的才能量化,君子的所作所为要冲刺实用性与功利性,冲刺许多方面的限制,能做好大事,也能做好小事,走到哪里,都可以体现出个人价值。
大道人稀。许多起来无用的大道,实际上关乎着人类的命运,作为君子,追求大道要比追求那些可以让自己丰衣足食的生存能力,显得更有意义。
看完上面小编整理的解释和叙述,大家对于“君子不器”这句话应该理解了吧!看来孔子的很多思想是可以流传至今,并一直被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