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进入高中后,面对学习及考试的压力,每个考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心理的问题。那么,如何未雨绸缪,根据不同考生的心理特点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呢?小编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高中三年每个考生的学科特点及面对的学习大环境等等,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一年级——“难”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
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较集中的年级,
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中考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
需要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同学相差不算太大!
解决方法:
1)查漏补缺。
高中学习比较紧张,
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
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漏洞不补,
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
并且积累得太多,
会觉得无从下手,
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2)调整心态。
刚刚经历了中考,
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里,
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稍一放松,
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
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心理特点:
刚进入高中生活,
很多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
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学科特点: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
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
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
结果成绩不理想,
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
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
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增强。
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
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
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
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
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小结:
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正常的事情,
一般来说,
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
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
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
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高中二年级——分化
高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级,
一方面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三还没有来临,
所以心里上比较;
同时,
高二还要面对多个科目的会考,
会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
另外,
很多家长理解上有误区:
高二先一下,要不高三就没有的时候了。
这种想法错误,
结果就是高二了,
到高三也紧张不起来。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造成了严重的分化,
一些学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
心理特点: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
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
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一旦遇到挫折,
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
有调查显示:
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
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2、偏科现象严重。
3、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学科特点:
对于学习成绩的增强,
他们更多地寄希望于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过程,
如学习态度的端正、方法的改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利用率的增强、学习毅力的增强等,
而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如学习环境的改善,老师的教学水平等。
学生抓住了学习活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更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
则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调整行为模式。
小结
高考考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
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识。
不要认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
其实每个阶段都是在备考,都是在为高考打基础,高二尤其如此。
高一、高二的很多知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要用到的基础知识,
所以如果发现高二的部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
千万不能等到高三复习的时候再去解决,
要尽快补上,使自己高三的学习更加顺畅。
高中三年级——心态
高三,
没完没了地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
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
加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调整,
让心态回归到正确轨道上,
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巨大的一步;
但若任这种心态蔓延,就会成为你高考成功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学科特点:
步入高三,就像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
从这一刻起,需要全力冲刺——
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决不放弃!
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论自己的能力怎么样,
较关键的是你冲刺了吗?
明确高考目标,
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确差距。
对目标学校的情况初步了解
(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有无加分限制)。
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