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新文科等建设。新文科的概念逐渐热了起来。什么是新文科?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建设新文科:文科学校预算增长加快。在我国,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10月也初现端倪。
当时,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今年4月,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在各自的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布了2019年财务预算。
尽管与理工科高校的预算差距还很大,但今年一些传统文科学校的预算增幅比较大。较明显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年度预算数从去年的66.12亿元猛增到81.85亿元,增幅近24%,排名也从去年的第二十提升到第十六位。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与去年以来教育部提出推进“新文科”建设关系紧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所典型文科高校今年的收支预算总表中,来自财政拨款的收入增长都较大,北师大增加了2.87亿元,人大增加了1.66亿元。
发展新文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据光明日报报道,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经验丰富教授马费成解释:“从总体上看,各门类学科甚至整个科学都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不断走向综合。”
此前,人们在没条件认识事物全貌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不同事物,不得不将作为整体的科学划分为一个个专深、狭窄的学科。
这样,虽然增强了研究效率,但随之出现了学科间相互隔离、互不往来的局面。
在马费成看来,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的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们从未涉足的深层次社会文化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单一学科,需要多学科协同。于是,在多学科交叉边缘上出现了新兴的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在他看来,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寄希望于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在技术发展面前,新文科也遇到了挑战。
“首先是技术和鸿沟”,马费成坦言,文科学者缺乏需要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无法有效地利用技术工具来解决本领域的研究问题;而计算系统的建设人员、平台工具开发人员往往又缺乏相关领域知识。无法有效捕捉文科学者的真实需求,从而无法发挥技术对研究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取代一部分传统文科研究者,同时,革新了传统文科的研究场景和研究方式。马费成对此表达了隐忧,这个过程容易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技术主导一切”,让技术取代研究人员做出判断,而丢失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批判性思考;
二是文科学者对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偏见,容易引起文科学者的不安,在程度上对新技术的使用产生怀疑,甚至是抗拒。
新文科建设不能遮蔽“文”的本质
近些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大学等高校出现人文科学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出现学院式教学模式,这些尝试,被当作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
2002年,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招收首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博士生,由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人文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集体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对相邻学科和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
在综合素养评定、博士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过程中,各学科的老师会进行相应指导。
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经太提醒,新文科建设不能一味趋新,新文科既不是理科化的文科,也不是哲学化的文学或者文学化的哲学。在文理融通的过程中,不能遮蔽“文”的本质;文理交汇后,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强看来,推动新文科发展:
首先要打破壁垒,包括人文社科内部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以培养科学哲学家、科学思想家等新型人才;
同时,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单独以市场为导向,而是要更多地为科学发展所考虑;
此外,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仍需改革,即打破原有的办学观念,打破当前高校和科研制度管理行政化的禁锢。
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还表示,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越现有局限与学科局限,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
曹胜高既以学生身份参与过文科教育模式改革的试点,现在又以院长的身份布局学院新文科建设。他坦言:“新文科能否做得好,关键看教师”。#p#副标题#e#
新文科热门
排名 |
学科大类 |
拟建设数/个 |
1 |
工商管理类 |
674 |
2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09 |
3 |
设计学类 |
474 |
4 |
公共管理类 |
247 |
5 |
新闻传播学类 |
236 |
6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228 |
合计 |
2468 |
数据来源:教育部
上表为本科建设“双万计划”中,拟建设数量统计。从表中可看出,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设计学类拟建设数量位居前三名。而这6个学科大类的数量加在一起已过2000个,占据了本次“双万计划”十分之一的数目,由此可见,对于新文科的倡导并非纸上谈兵。
无论是近年出现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技术等,还是前段时间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新文科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教育政策支持下,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内,新文科相关或将成为热门。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类未来趋势见好的新文科。
1、工商管理类
1 |
相关: 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等。 |
2 |
就业前景: 工商管理类下共设11个,每个的就业方向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就业范围很广泛。一般可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中外工商企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从事经济管理分析、推测、规划和管理工作,从事会计、金融(银行和证券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
以市场营销为例。该毕业生可从事销售、文案和活动策划、执行、调研咨询、市场管理等职业,几乎是一个百搭。根据岗位和职能的不同,薪资也不同。 |
3 |
能力: 工商管理类包含的课程设置中有很多数学类科目,因此需要有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市场营销还有一些课外实践作业,需要性格外向一点,并擅长与人沟通交流。 |
2、非通用语种(小语种)
1 |
相关: 外国语言文学类下属(除英语外)均为小语种。总体来说,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是热门语言。
|
2 |
就业前景: 小语种就业方向主要以下几类:
①进入政府机关,如我国驻世界各地的大使馆;
②进入大型央企的外派机构,如中石油、中石化等;
③进入跨国公司和外贸进出口公司等;
④在高校和语言培训学校做老师;
⑤进入新闻传媒机构,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待遇方面,由于小语种的从业范围很广泛,月薪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
3 |
能力: 语言类学科是一门用来沟通交流的学科,需要多背、多听、多说、多写,要有的兴趣和耐心,语文和英语学得好会更有优势。
此外,语言类的学习也需要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才会对这门语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
一是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合作交流来选择。如与非洲、巴西的合作,需要葡萄牙语;与拉丁美洲的合作,需要西班牙语;与欧洲的合作,需要德语、法语、俄语、挪威语等。此外,与越南、印度等亚洲的合作也日渐紧密。
二是根据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中提到的相关来选择。沿线的小语种学科成为近年和未来的热门学科,主要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菲律宾、土耳其、乌克兰、波兰、捷克等。
3、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1 |
相关: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等)。
|
2 |
就业前景: 这类学科毕业生就业大致有三个方向:
①传统出版行业,如编辑、文案策划、企业宣传等。
②新媒体行业。其中一类偏向编辑方向。一开始是写公众号文章,后来会涉及到平台的内容策划、选题、执行等整体规划和运营管理等工作。另一类偏向运营方向。除写文章外,还涉及到活动策划、产品策划等工作,需要对活动数据和效果负责。
③考取公务员。如招聘文秘、宣传等岗位时需要文科的毕业生。
|
3 |
能力: 无论是传统出版行业还是新媒体行业,都要具备文案写作功底,需要活动策划和沟通能力,因此对语文能力要求较高。此外,还要有的网感能力(感知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如了解时事热点、行业内资讯等。 |
4、师范类
1 |
相关: 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或者根据以后想从事的教学学科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相关。
|
2 |
就业前景: 教育是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金饭碗”。教育也是2019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相关政策旨在增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待遇水平,从而吸引更高素质的教师人才。
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①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当老师;②各类师资培训机构任教;③继续深造,考硕士、博士将来在大学任教。
|
3 |
能力: 报考师范类,需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品行良好、立志从教、爱学乐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也需要的表达、沟通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
以上这些热门的文科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都还不错,文科生可以着重考虑一下,如果你还不知道要报考哪些,上面介绍到的可以好好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