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考试的时候,了解较政策策,较新报考规则,报考技巧都是件需要要重视的事情,虽说一般情况下变化不会很大,但小心驶得万年船。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省考试院公布的录取分数线看,很可能有个别考生错填了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同济大学学院的。还有学生,自己一段线的成绩,却填了专科志愿。
比如,同济大学学院(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投档分数线是646分!这个分数明显偏高。估计是考生错以为同济大学学院是同济大学在的校区,填错了。“这种情况让人很无奈。具体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那些农村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大学名字还有这么多讲究,平时都忙着读书。考生填报志愿时候,要仔细,慎重,多查资料。”
作为对照,可以参考其他高校分数线:大学(650分),武汉大学(645分),华中科技大学(638分),四川大学(620分)等。
离浙大只有4分差距的人,报了个三本?再心疼他三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录取批次取消,填报再无录取批次之分
一.报考
在过去,考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的人士都习惯以批次来划分学校。因为考到了二本或者三本而选择复读的孩子也不在少数。不知不觉间,批次已经成为了我们习惯性去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但这样的一种情况将会以2017年取消录取批次为起点,在以后渐渐消失。
2017年省普通类高考招生工作中明确取消批次划分,仅仅保留了提前批和普通批。这意味着,原有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批次都会合并为单一批次,报考的策略和技巧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院校只会剩下“本科”和“专科”属性,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再也不能根据批次来区分。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批次将不会成为考生在选择院校时的阻碍,而因为特定批次的院校(如二本、三本、专科)而带来的就业上的偏见(或者优势)也会逐渐消失。
高校之间的竞争重点更是有望从“挤进更高的批次”转为增强办学实力,更好协助学生就业,立足社会。
对于我们的考生和家长而言,填报志愿的影响就大了!
一方面,因为批次没有划分,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志愿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去分辨的院校和,了解办学实力、未来毕业去向、就业情况等等,而往往这些很难通过短时间的了解和学习来掌握的。在未来的志愿填报中,对分辨信息、搜集资料等能力要求将会更高;
另一方面,填报大可不必纠结批次的问题了,也可以更专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和学校。然而,相比起原来只需要关注“考上好大学”,以后的考生更需要关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取消院校志愿,“报学校”改为“报”
原有的志愿我们会习惯称为“学校+”,而新高考政策下,志愿单位会变更为“+学校”,那有什么差异呢?
首先是原有的志愿设置。省普通高考招生中的每一个批次考生都可以填报5个院校志愿,而每个院校志愿包含的6个志愿和1服从志愿。(又称为“服从调剂”)其中的院校志愿就可以看作是志愿单位。
而现有的志愿设置,考生每一个的志愿单位为变更为“+学校”,即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1个学校和1个作为一个志愿,上限为80个。
这样一来,志愿填报的重点就会完全变成以被院校录取为终点。如果还希望进入某大学,就不可能再依靠服从调剂这样的选项进入,而是要关注各招生的情况,包括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名次(不分文理的名词)以及会否有小年等等情况!
取消的服从调剂,录取调档比例调整为1:1,
现在的高考调档比例一般会控制在1:1.05~1.20之间,也就是说会有5%~20%填报了该院校的考生是过招生计划调档的。(调档之后院校才会按照所选的分数高低来对考生进行录取)
调档后,考生会经过一个从到低分的录取过程,为了避免这部分过招生计划人数调档的考生能够被录取,院校会提供一个“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来增加部分考生不至于被退档掉落到下一批次当中。
但是在今后高考的录取规则中,上述的说到的1:1.05投档和服从调剂皆会被取消。的考生都会按照1:1的比例进行投档,同时院校不再设立服从志愿。
“分段录取”代替“分批次录取”,志愿录取更公平
因为录取批次的取消,也许对今年的高考录取对考生、家长而言是志愿填报简单化的一个开端。今年开始,地区的高考招生录取中会取消录取批次,原有的本科一、二本以及专科一本等批次都会被取消。取消之后的普通类院校都会同期进行录取,考生可以填报较多80个“+院校”志愿。
那么可能很多的考生和家长都会认为,填志愿只需要做的就是填满这80个“学校+”的组合。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因为今年是省第一年施行新高考的录取办法,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是没有历史数据的参考的。即使是往年的录取资料也都因为今年是首年不分文理科的高考也不具备更多的参考价值!
第二,仅仅“填充”这80个志愿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忽视了新录取政策的风险和优势。
一方面,因为这是首次采取合并批次的录取办法,在志愿填报方面为了保障考生的利益,特别开放了80个志愿。志愿数量的扩大可以帮助考生极大地避免的落榜的风险,同时数量的扩大往往意味着鼓励考生乐观填报,相信只要志愿方案足够合理,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是能够考上适合自己分数而且满意的院校的。
然而,新高考的录取政策在保障考生的利益的同时也潜伏了一些风险。不论是因为志愿数量的增多使得考生、家长在筛选院校耗费的时间精力大增,还是对感兴趣的选择都会对较终的志愿结果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而这两方面往往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过去甚少考虑的。
为了较大程度地减少取消录取批次带来的影响,会新高考的前几年的会采取分段的录取的形式进行录取工作。
什么是分段录取?
分段录取可以简单理解为把考生划分为不同的段次,按照段次顺序来录取。
首先,考生会按照高考总分(包括政策加分)排序,根据排名来划分段次。目前设定的比例为20%、60%、90%三个比例。
然后,在实际的报考期间,前20%的考生会先行填报志愿,各大院校会根据招生计划和分数进行录取。
接着,在第一段前20%的考生录取完毕以后,考试院会重新整理新的招生计划,公布出来以供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以及第二段的考生进行志愿填报工作,依次类推。
较后,考试院会公布征集志愿的方案以供未被录取的考生选择。整一个流程,具体的也可以参照下方的图例。
分段录取有什么影响?
正如上文提到的一般,分段录取是为了保障考生的利益,降低落榜的风险的。除此以外,分段录取施行办法中,细心的家长可以看到分段的比例(20%、60%、90%)跟原有的一本批次、二本批次这样的划分比例有点接近。
原来的高考模式下,能够读大学的考生大概占了考试人数的85%左右。换句话说,分段录取的形式扩大了考生录取的可能性。
不过,参加新高考的考生,还是有需要区分一下“分段录取”和“分批录取”的。#p#副标题#e#
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分段录取跟分批次录取虽然有点相同,但实际的操作工程中,因为分段的录取中是没有批次限制的,这就意味着每一段的录取结束后招生计划都会发生变化!考生需要需要需要要关注招生计划的变动情况,特别是处于分段线附近的考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前一段的录取结果打乱了自己的填报计划。这种情况影响较大的就是处于分段线附近的考生们。
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只比20%的考生落后几名,当选择较为的A大学作为冲刺院校时,开发填报的时候发现A大学已经录满了,可能你就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整理自己的志愿方案了。当这种情况出现在填报时间更为紧密的高考下,就更为严重了。(据估计,每一段次的考生的志愿填报时间大概在整天左右)
图: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录取志愿表样张
二.录取
投档顺序新规则,语文数学较重要
新高考下,考生的投档顺序(即排名依据)也有所变化。根据的文件,考生投档顺序依据如下。
a) 考生总分;
b) 考生位次(具体位次依照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较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较成绩);
c) 志愿投档顺序;
假设小明和小张的高考总分都是600分。接下来就会比较语数外三科文化课的总成绩,假如两人的文化课成绩都是350,就会比较语文和数学的总分。
如果真的那么巧合,他们俩的总分都是230,那么就会比较语文和数学两科中较的一科成绩。假如小明较的语文是120分,校长较的数学也是120分,那么就得继续比较他们的外语成绩了。依次类推。
到较后比较的就是他们的志愿投档顺序了。
三、新高考政策带来的影响
新高考下考生的志愿可以怎么填?
(1)排除不可填报的
因为省对于填报的选考科目要求,各位考生和家长如果在选择填报的以前,应当根据报考的选考科目筛选自身的可以填报的。具体的,考生可以登录教育考试网查询的各院校(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查询地址(http://zt.zjzs.net/xuanke/)另外,筛选的信息可能会投入的时间,如果可以这一步也可以借助志愿等工具进行的筛选。(版志愿开发中,敬请期待!)
(2)整理出备选的院校列表
不分文理科、取消批次的政策策使得高考考试变得跟以往完全不一样。而往届高考的历史录取数据的参考价值也会大幅度降低。毕竟原有的录取分数、排名是基于文理分科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几年这种文理不分,各科目题型、难度都有差别的情况,再使用旧有的数据来作为参考就有点不智了。
但参考往届的院校排名是可行的。一方面院校的录取排名经过多年的录取工作,长期累积之下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另一方面,转换历史数据的方法会存在不可预估的风险和误差,这个是不建议一般的家长去尝试的。因此,报考的考生和家长更应该根据历史的录取数据去整理备选的院校列表。按照从到低分的顺序依次排序,较后按照自身的实际成绩进行填报。
(3)考虑自身倾向,先决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在整理备选院校列表的时候,也会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在新高考录取政策公布的时间里,省的教育考试院也公布了一种思路,各位考生和家长也不妨参考一下。
第一步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根据考生位次和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由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各段考生所处位置与原相应批次相近,选择范围可以有效缩小框定。原有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选择学校的办法依然可以使用。
第二步筛选不同梯次的。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
第三步根据本人意愿(如学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与此类似的,考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的倾向来调整筛选的项目。例如,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中对考上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的意愿更强烈一点的话,考生不妨第一步先确定自己的喜欢的类型。根据兴趣、目标、性格等确认一系列的类型;
第二步就可以在不同梯次的院校中筛选出这些的,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确定院校的备选列表了。到了较后的一步,考生就可以再考虑其他因素,如学校区域、生活习惯、就业发展等来确定自己的院校。较终完成志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