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唐后主李煜,可能更多人的关注点在他的诗词上,虽然他是一位亡国君主,但是他擅长绘画,精通书法,晓通音律,尤其是词这方面的成就较高,对后世作词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送上南唐后主李煜的《捣练子•深院静》赏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亡国君主的内心情感!
这首词也写于南唐被北宋灭国之后,因此带有李煜后期词作幽凉清苦的意味,全词字数不多,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第一句“深院静,小庭空”点出了时间和地点,以及状态。深院是寂寥而与世隔绝的,“静”是必然,也是凄然;“小庭”是“空”的,没有人来人往的丫鬟奴仆,因为自己已是亡国之囚。后世汤显祖在其《牡丹亭》中有“人立小庭深院”之句,是将“深院”“小庭”划作等号,但本词里的二者并不雷同,“静”是听觉上的,“空”是视觉上的。
“断续寒砧断续风”,“砧”是古人用来捣衣的石头,夜凉天寒,石则更寒,因此诗中多有“寒砧”一词。捣衣声随夜风断断续续,更衬托得心底枯寂的冷清。前人杜甫有《秋兴》诗句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便是此“砧”。寥寥数笔,一卷深夜冰寒、空寂冷落的环境即呈现于读者眼前。
“无奈夜长人不寐”越是夜长难熬,却越是无眠,故国不堪回首,又如何能在他乡酣睡?“数声和月到帘栊”,外面那捣衣的声音,一声一声伴随着清冷的月光照到了挂着竹帘子的格子窗户上,就这样听着看着,日复一日、夜又一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要用怎样的光影才能化开这如山似海的愁怨呢!
词学家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价此词言道:“此首闻砧而作,起两句,叙夜间庭院之寂静。‘断续’句叙风送砧声,庭愈空,砧愈响。长夜迢迢,人自难眠,其中心之悲哀,亦可揣知。‘无奈’二字,曲笔径转,贯下十二字,四层含意。夜既长,人又不寐,而砧声、月影,得并赴目前,此境凄迷,此情难堪矣。”悲哀凄迷,正是如此!读不尽的南唐词,暖不透的亡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