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有章可循的。读或学一本厚书更需要遵从的章法,采取相关的方式和步骤。阅读的基本步骤大致有九步:通读——回忆——追问——分解——寻读——复述——运用——输出——重温。这几个步骤的单独或组合使用就构成了不同的阅读方式,主要有:
一、概览式阅读
突出整体,不区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文本。其主要作用是粗线条了解文本,判断有没有继续深入阅读(学习)的需要。其基本方法是看序言、目录、章节标题、尾记、致谢和参考文献,看分享和简要书评,选择较感兴趣的章节阅读两三个段落,如符合心意,确有可读之处就读下去,否则,就先放开,换一本来读。
二、批注式阅读
分析局部,同样适用于各类书,但适用要求不同。虚构类的书比如长篇小说重在人物分析、主题探究、情感认同、章法布局和语言赏鉴,非虚构类的书比如说理的书重在道理评析、意义认同,要在逻辑关系、推理论证等方面仔细揣摩,理性公允地评判作者的观点、理由、论证。
基本方法是作批注,在知道了什么(澄清错误、新增未知、补充片面);学到了什么(即作者的说法、作者的用法);被什么难倒(知识缺口、能力短板)等处写下批注意见。
三、结构式阅读
综合式阅读,不区分书的类型。以厘清书的层次结构并进而理解作者的构思框架为主要目标。按照“段落——部分——全文”的顺序,绘制文本结构图。
可以用在阅读初始、中段、结束等各阶段,理解了书的结构,好比安装了导航,陌生的地方一样能去得。
四、摘要式阅读
以我为主的阅读,绝不是寻章摘句大段抄录。遵循淘金式思维,对于阅读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不照单全收。通过删减繁冗——改写粗漏——摘取精要等流程重新评价书本价值,批判接受书本精髓。
五、感悟式阅读
突出个人心得,眼光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作者身上。不仅仅满足于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文本,更在于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联系拓展。感悟点不作统一要求,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主题立意、行文技巧、论证结构、精妙论断、奇思妙想甚至是荒诞不经处、大谬不然处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六、分享式阅读
教是较好的学。有所思有所感就及时分享出来,摒弃藏私的封闭心态。
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贪心,试图在一篇文章中把一本书的精华都分享出来,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分享时,尽可能做浅显的解理,说得简明扼要,才是真懂。勤奋的,还可以改写原文。
七、行动式阅读
致用的阅读,主要用于非虚构类文本,尤其是问题解决和技能学习类书籍。读这类书时要带着明确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读,读来的知识用在哪里,怎么用?
譬如看到生字去查字典,目的就是要认识这个字,并进而了解这个字的用法?这是为解释疑惑而读。再比如家中的电脑突然不显示了,搜索检查维修简明教程,按照步骤逐项排查,发现是显卡松动了,这是为了解决困难而读。二者都是行动式阅读,一个侧重认知,一个偏重行为。
在阅读时,每读到(学到)一个知识之后都要及时加以运用,用过之后较好还要追问一句“还能用在哪里”,“我从中总结出了什么?”
几种方式、几个步骤灵活运用,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