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小学考试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二),另附解析及例句!
小新 2017-10-30 14:13:59

  文言文的学习似乎是很多同学在语文学习中较容易陷入的重难点环节了!!!毕竟,古时候的语言和现代白话文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还是需要各位同学们认真学习!!!以下伊顿教育小编为各位面临小学的同学带来小学考试的文言文常见虚词(二),另附解析及例句,帮助大家理解!!!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可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可不译。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等。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呢”。

  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疑问代词

  可译为“哪里”。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啊”。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

  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介词

  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副词

  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例: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

  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

  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

  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

  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

  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p#副标题#e#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

  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

  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

  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

  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

  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先生传》

  (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

  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例: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

  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呢”。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

  可译为“吗”。

  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