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诗人,苏轼自称自己的是苏东坡,这个名字的来源可以迁出一段历史事件,也可以说是苏轼的职场及人生经历。我们都听听过关于苏轼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事件造成了苏轼被贬黜,来到了黄州,苏东坡之名也是其到了黄州之后所取。
在被贬黄州之前,他在黄州、、密州等地任职期间,见识到了王安石的新法带来的种种伤害。在饥馑的灾荒之年,老百姓流离失所尚可理解;在风调雨顺的大丰收之年,老百姓一年的收成也不足以偿还青苗贷款利息。为了逃避利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而这一切都被苏轼看在眼中,写在他的诗词之中。
苏轼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他的文章一经写就,就传诵。神宗皇帝也是苏粉,喜欢读苏东坡的诗文,这让改革派特别害怕忌惮苏轼,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很快他们就抓住了一个机会。
苏轼被调往湖州任太守,按照惯例苏轼上书《湖州谢上表》以谢圣恩。本应感谢皇恩浩荡的公文,他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政策的不满。其中”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四句更是表达了与改革新派的不同立场,”新进”一词更是刺痛了改革派的神经。由此御史台以此唯由,搜集苏轼诗文,弹劾苏东坡。
苏轼本性率直,更是个创作的天才,所见所闻一旦触发了创作的灵感,他便不写不快,需要要表达出来。诗文中在所难免有对新法表示不满的字眼,于是他被关入御史台的监狱。御史台的监狱四周遍布柏树,乌鸦常在上面栖息,御史台也被称为”乌台”。这就是历有名的”乌台诗案”的由来。
苏轼被关入御史台监狱,曹太后和苏轼的朋友能展开了积极的营救。被关130多天后,苏轼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没有公文签署权、不得擅离黄州,工资减半,实际上就是一个毫无权利的犯官。
苏轼有有大家子要养活,只靠微薄的薪水根不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在朋友的帮助下,黄州太守徐君猷把一块废弃不用的军用地给了苏东坡。因为此地位于城门之东,苏轼便自称”东坡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