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官网
“天赋人权”是什么意思?人权到底是不是天赋的?
阿盼 2019-07-17 11:08:59

  “天赋人权”是什么意思?人权到底是不是天赋的?之前的资产阶级革命一直打的口号就是“天赋人权”。那么,人权到底是天“赋”还是人“赋”,这确实是个很受争议的话题。为方便各位学生了解参考,伊顿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天赋人权”的详细介绍,各位学生关注!更多历史课堂知识,欢迎大家第一时间浏览伊顿教育自主招生网站!

“天赋人权”

  这种微妙的变化,是由于中世纪后《圣经》的传播和普及,打破了教皇对教义的垄断。我在以前的回答中提到过,这是得益于印刷术在欧洲的推广。人们对宗教、教义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不同的解读。引起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是加尔文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加尔文主义不认为神是“普世性的救赎”,主张“有限的救赎”。就是说人要靠个人的奋斗,取得世俗事业的成功,就是神对人的恩宠与救赎。成功者再按照神的旨意回报社会,使人人都能得到神的恩宠。但他没约束这个个人奋斗,只要求结果,只要是成功者就是上帝神的“选民”,非成功者,接受成功者的恩赐。这样把人权“天赋”,就巧妙地转换成了人权“人赋”。加尔文主义受到西方中世纪后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而在东方,老子的思想里“无为而治”似乎也是主张“人权天赋”,人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但孔子提出来的“仁政”似乎是在肯定“人权人赋”。孔子的主张,是封建社会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但是,老庄和孔孟在中国社会都被认可,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人们并不完全接受“天赋”还是“人赋”。虽然也讲究个人奋斗,但是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并非是成功者才是,未成功的也是。

  所以,基督传入中国后,人们并不接受加尔文说,而是认可荷兰神学家阿民念提出的“普世救赎”,即“人人都能得到救赎”。这也是东西方整体文化冲突的地方,西方认为人权“人赋”,由人去赐予、拯救他人;东方更认可人权“天赋”,即人人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看来这句歌词的确说出了人权的内涵,在公平的社会里,只有集体的努力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责任,人权和责任并不矛盾,和谐而统一。“天赋”是应得的权利,互相尊重共同尊守,“人赋”是互相帮助努力争取。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