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说的就是蝉。古人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写到蝉这意象,代表着自己的一种远大志向,也会表达一种美好事物的稍纵即逝。在艺术的作品中,也有很多。这个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人类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金蝉的化石,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多的参考依据。蝉的若虫形态被叫做“知了猴”,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知了猴是同翅目蝉科物种金蝉的若虫形态,蝉的历史大约在四千万到两亿年之间,较早的蝉是在侏罗纪时期的化石层中发现的。一般蝉的概念是指蝉科,这个家族包括两个现存科——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的蝉科和澳大利亚的毛蝉科,虽然两个科看起来很不一样,但它们实际上是近亲,此外蝉科还包括一些已经灭绝的家族。蝉曾经是一种多样化的昆虫,但是大多数种类已经灭绝了,现在的蝉科是一个进化得更晚的较新的科。
目前已知的蝉大约有3000多种,大多数人熟悉的蝉即蝉科都出现在大约5900万年前,只有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发现的两种毛蝉要古老得多,大约有2亿年,蝉科和毛蝉科年代相距约1.4亿年。毛蝉缺乏蝉科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如不能制造出人类能听到的声音,而且全身都长着刚毛。
除少数蝉外,大部分蝉都有多年的生命周期,较常见的是2到8年,其中较有名的是17年蝉,是一种在地底蛰伏17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蝉。
金蝉的周期是3年,幼虫在土里生长2年,小蝉蚁才能长大变成金蝉若虫,就是知了猴,此时身体呈金黄色,从三伏天开始,破土而出,爬到树干蜕皮,深处翅膀变成成虫。
事实上,蝉化石是很普遍的,原因是蝉成年后会蜕皮或者说外骨骼,外骨骼不容易腐烂,而且因为没有营养不会被别的动物吃掉,所以蝉经常留下了很多不完整的化石,很难整理。换句话说,化石记录中到处都是看起来像蝉的碎片,但这些只是碎片化石。
已知较早的蝉化石出现在上二叠纪,现存3000多种蝉分布在温带至热带气候地区。它们通常生活在树上,以木质部组织的汁液为食,并在树皮的缝隙中产卵。大多数蝉都很神秘,晚上唱歌以躲避捕食者。周期性蝉大部分时间都是作为地下的若虫度过的,仅在13或17年后才出现,这可能会通过饿死它们的天敌来减少损失,较终大量出现,压倒并满足残存的天敌。一年生蝉是每年出现的物种。虽然这些蝉作为地下幼虫的生命周期可以从一年到九年甚至更长,但它们成年后在地面上的出现并不同步,因此有些蝉每年都会出现。
古蝉科或“巨型蝉”被发现于欧亚大陆和南美洲的侏罗纪和上白垩纪岩层。大多数蝉科化石是在新生代发现的。
蝉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开始就出现在文学中,从中国商代开始就成为艺术的主题。它们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用来代表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