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一个人学了诗,学了礼,就可成为君子了。所谓诗言志,说的就是透过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志,这些都是在学习了诗之后,会有文思泉涌,文质彬彬。所以这样啦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孔子在告诉人们诗的修学培养,君子的道德修养,都是在学习之下的一种由内而外的体现。因而“不学诗,无以言”,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意思是不学诗,就不会使语言典雅有力量。反之,学诗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诗",当指《诗经》;这个"言",当指出使应对,纵横捭阖,指外交场合的"赋诗明志"。在那列国纷争的多事之秋,外交尤其显得重要,"言"也就直接关系着的兴衰。附上全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子不仅是儒家的创始人,而且是整个先秦士人阶层的代表。孔子的文化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价值取向。孔子作为一位以改造社会与人心为己任的伟大政治思想家与教育家,他的文论观点都是围绕着政治教化的目的展开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孔子所编纂。后代学者对此多有怀疑。由于文献不足,今已难于确考。但孔子重视这部诗歌总集,并用来作为教授生徒的重要内容,则是毫无疑问的。他对《诗经》的诸多评论,反映出对诗歌众多功能的独特见解,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有深远影响。
一、修身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诗、乐、礼三位一体,尤其是诗与乐,更如人体的血肉,密不可分。凡诗无不可以入乐,又无不可以离乐,诗的韵律与乐的旋律交相融合。春秋时期,还承续着周朝的礼仪之制,凡礼必歌之咏之唱之,也让诗、乐、礼成为一体。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诗经》之诗,不仅是诗,还包含着哲学、历史、宗教甚至经济,学诗不仅能够振奋精神,还能开拓事业。对于"兴于诗",朱熹注云:"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四书集注》)朱熹的意思是由于《诗》是人的本性的体现,所以具有激发人们道德意识的功能,即修身的功能。孔子又曾告诫其子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即意味着不能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因此就像面墙而立一样,寸步难行。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意谓总而言之,学习《诗》三百篇,是要使人归之于正。同样表明孔子将修身作为《诗》的重要手段,这话也成为后世一些论者主张诗歌发挥教化作用的理论依据。
二、政治
《论语·子路》中有这么一句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大意是: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即使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呢?显然,孔子是在讲诗歌的政治功能,认为学《诗》是为了懂得政事和在外交活动中很好地进行应对。这与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有密切关系。"不学《诗》,无以言。"同样是从言辞应对方面强调学《诗》的效用。
关于《诗》的功能,孔子有一段话说得比较:"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也是孔子关于诗歌功能较重要的观点。关于兴,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朱熹注为"感发志意",是指修身而言。"观",《集解》引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群",朱熹注:"和而不流",是说《诗》能帮助人们互相砌磋砥砺,增强修养,能使人们关系和谐。"怨"是说《诗》可以表达怨情。"怨刺上政",强调了《诗》批评政治,表达下情的作用。学《诗》既有助于人们事父事君,具有政治功用,还可以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增长知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把前人的意见进行概括,对后世的诗论很有影响。
虽然时序迈进了两千多年,但对于《诗》的认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过孔子。他开启了后世儒家文化重"文"的传统,对于古代文学与文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