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学生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什么好的引导方式?老师该怎样做?
小蜜蜂 2019-12-11 11:48:00

  上课的时候,为了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老师会根据一些学习中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有的同学的踊跃,但是有的同学就是的怯懦,不愿意举手互动,不愿意回答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的一个表征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原因呢?作为老师,如何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如何引导这些不举手的同学能够回答问题?

学生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什么好的引导方式?老师该怎样做?

  学生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要深层次分析症结所在,改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注重培养班级整体的回答问题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除非所选的话题自己不感兴趣、搞不清楚或者表达得不到想要的反馈。

  其实人都是喜欢表达的,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只不过小孩表达不会顾及,大人表达多半会有一些目的。

  很多老师会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总是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到了初中、高中,一部分人开始不太愿意回答问题。学生的年龄在增长,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在增长,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有了自己评判世界的标准。

  但不管怎么变,每个人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会侃侃而谈,而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一窍不通的领域都会避而不谈。当一个人的发言总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时,这个人会越来越健谈,因为他觉得自己说的很有价值,能够帮到别人。当一个人的发言总是得不到他人的回应,或者自己准备了很久,觉得很有成就的事情,在别人面前不值一提时,这个人慢慢就会闭上自己的嘴巴,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够说到别人心里去,即使自己说得对,别人也不认可,鸡同鸭讲,毫无意义。

  学生越长大,越不喜欢回答问题,根源主要有三点:

  其一,老师的课堂太枯燥,学生觉得不感兴趣,不想理老师提的问题;

  其二,老师抛出的问题过难,出了学生的较近发展区,学生通过思考后,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三,学生在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后,老师总是给不了准确的评价,或者评价总是负面了,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其实,老师可以做一个调查,是不是这个班的学生在每个老师课堂上都不愿意回答问题,如果不是,问题多半出现在这个老师自己的课堂组织上。

  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很喜欢老师的课堂,很期待老师能够给自己带来喜欢的东西。

  当一个老师能在每节课都让学生如沐春风,收获满满,这个老师肯定不愁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但现实中这样的老师往往是不存在的,每个老师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大多数学生尽可能地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自己的课堂。

  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从而主动给回答问题,和老师积极互动呢?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和较近发展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课或爱听课。

  老师首先要清楚的是,教学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内容进度,要想真正让学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练习题目需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较近发展区相适应,老师需要足够了解班级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当学生的层次较高、基础教好时,老师需要在课标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拓宽深度,才能引起这一群佼佼者的注意力,才有可能激发他们上课回答问题的热情;当学生的层次较低、基础较差时,老师需要抛开课标,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够听懂课,在课堂上有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发这一群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关注课堂情景设置,提有深度、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

  学生爱不爱回答问题,有时候跟老师的导课水平和问问题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爱琢磨的老师,在备课时首先琢磨的是,我怎么能一进课堂,一开口,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就是课堂导入了。课堂导入的情景越贴近生活,越是常理中的理,越是带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越能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爱琢磨的老师,同样会关注设置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兴奋点。当学生在导课过后的第一个问题里逐渐冷静不再兴奋时,立马抛除第二个能够激起学生兴奋点的情景或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保持兴奋,随时都在思考和学习,这堂课才算成功。

  一节的课总是要依靠的问题。老师在提问学生时要注意这么几种情况:

  1.课本上现有答案的问题不问;

  2.学生不用思考就知道答案的问题不问;

  3.口头禅式的问题不问,比如:对不对?是不是?对么?这样的问题,越问学生越反感。

  怎样的问题算有深度、有意义呢?只要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锻炼学生综合思维和逻辑链接能力的问题,都算有意义的问题。

  第三,关注回答问题学生的科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的“安全性”。

  学生爱不爱回答问题,还跟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课堂属于公共场所,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都在关注他怎么说、怎么做。这本身就会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此时,较能缓解这种心理压力的就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帮助,一句鼓励或者一句表扬。课堂上只要老师认可学生,学生就觉得自己不会丢“面子”,不怕说错。一旦老师也不给学生站台子,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了还好,错了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与其纠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不如干脆不举手不回答了就好。

  所以,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回答的有需要,也较影响一个班学生在该学科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不要总是“词穷”,用“好”、“很好”、“好”这样的词草草结束。学生更想听的是,自己的答案虽然不对,但是亮点到底在哪里,到底好在哪里。

  老师在学生主动回答完问题时,不管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不能够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评价,说你很聪明学生会觉得很假,说你“蠢得跟猪一样”,这属于变相体罚。

  当老师选择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时,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会觉得老师懂自己,给自己面子,给自己撑台子。

  老师可以选择表扬努力、表扬坚毅、表扬态度、表扬细节、表扬创意、表扬合作、表扬勇气、表扬热心、表扬责任心、表扬领导力、表扬参与、表扬虚心、表扬决策、表扬周到等等。

  当学生不会回答,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时,老师要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同时表扬学生善于求助的精神。

  总之,只要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给回答问题的学生“站台”,并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这样的老师不会缺乏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

  学生是否会主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在程度上还取决于老师的个人魅力。

  老师的魅力不在于漂亮、帅气等浮在表面的东西。老师的魅力高屋建瓴地说,用习主席的四有好老师就可以体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接地气地说,主要表现为“善”和“实”。

  老师要心地善良,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去想问题。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老师要想想学生当时的心情,这样下一步怎么做,自己也就有了想法了,只要不伤害学生,真心帮学生,学生会想尽办法去报答你的“不杀之恩”。

  老师要心地善良,时刻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刻去反省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指责学生。有一些聪明的老师,在学生没考好时,总是会说:“都怪我,让你没考好。”学生会觉得特别羞愧,下次不考好,对不起老师。有一些聪明的老师,也总会在办公室当着一个学生的面夸赞另一个不在跟前的学生,被夸赞的那个学生会知道你在背后夸他了,他会在你的学科上表现得更加积极。

  老师要实实在在,上课只讲干货,不耍花架子,不展示自己有多厉害;作业精而准,认真批改,认真督促学生改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选做作业,实实在在了解每一个学生。

  总之,只要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很实在、很善良,很爱自己,即使老师再没水平,课堂上也不会缺乏回答问题的学生。

  总而言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活跃,90%的因素在老师身上。老师的个人魅力和课堂把控能力越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也会越高。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