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情绪也是慢慢的积累的,不是一下就有的,一般到了初中阶段表现较为突出。
一是,知识的难度有所加深,没有好的及时引导和跟进,孩子极容易知难而退。这种遇难而退的情绪,在小学阶段,并不怎么突出,因为小学各方面的知识,做家长的在这方面多多少少会给孩子有所帮助。可初中的知识,家长也是丢弃多年,有些力不从心。在十四五岁这个狂躁的年纪,如果单靠学校老师的力量。没有家长的配合,这种情绪更容易加重和爆发。
二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已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不是你三言两语的说教,学习为什么?为什么学习?或是唬一下就能把孩子教好,吓住的。有些有急躁情绪的家长,更解决不了问题。
厌学的原因有多种。
一.被动学习。就是被赶着往前学,没有人在后面赶着恐怕他早就放弃了。造成被动学习的原因也很多,在学校轮为差等生,极有可能被遗忘和不被关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个好动好学的年纪,不去靠近她关心她。自然而然然就把她推倒了厌学者的行列。在这儿得不到乐趣,他会寻找她所要的乐趣。久而久之,她会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负担。远离了这个学习行列。一旦她找到了新的乐趣,义无反顾的扑上去,那个用心程度和痴迷程度,是以前学习的几倍。这个时候再想拉她回头有些费劲,也是我们家长较较苦恼的时候。如果再遇到不冷静的家长,开口就骂,动手就打,冷嘲热讽。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反而更坚定了孩子的选择。
如果我们一发现这种苗头,在孩子困惑无助的时候,老师、同学、家长都不用轻视的眼光看他,都给些鼓励和帮助,重塑孩子的自信,或许孩子还能知道迷途知返;或许不费九牛二虎之力,还能把孩子托拽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叛逆心里较重,不管是知识还是阅历都是浅层的,但却心高自以为是。一方面是学习的约束,一方面是社会的诱惑。度过这一这青春叛逆期,其实也蛮难为孩子的。生理上也渐趋成熟,她不拿自己当孩子,过分的说教更是她反叛。
前期表现课堂不认真听课、玩手机、抄作业或不做作业,再往后发展就是逃课、沉迷游戏、打架。造成这样的结果,推给学校推给家长都不恰当,应该是双方的责任。
前面我们说了两大厌学的主要原因。被动学习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青春期叛逆属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是成长的必然经历。
有主动学习意愿,无非两个因素:带给自己快乐;达到某个目标。
首先是教师这一块,教学的生动有趣,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变孩子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真正体现我们教师的能耐。比方说成语接龙,数字游戏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学校的班级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块,不分差等生和中学生,不鄙视不疏远。把差等生当作学校内部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在教学上有所倾斜。教育部在新颁布的教育新规也有明确的说明:不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不分基础班和非基础班。
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和价值体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放大和渲染。把价值体现和荣誉有机的结合,形成新的学习动力。把有无差等生引入到班级评优的评比中。
其次是家长这一块,要想办法修复亲子关系,毕竟好的沟通是前提,父母要理解孩子。多接受一些新的育儿理念。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骂孩子,要平等和孩子相处,给孩子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