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的选考马上就要来临了,各位高三的学生在各科的复习上是不是已经胸有成竹了呢?选考对于的考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是直接与考生的高考成绩挂钩的,相当于是一次高考了,对于考生而言,每一门的学科都是在为将来的高考成绩加持。本次伊顿教育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生物选考的重点复习知识点,在较后的几天的冲刺复习中,大家可以较后再冲一把。
2020届的选考已经迫在眉睫,为了解决同学在较后备考阶段的迷惘,伊顿教育老师特别从复习焦点和应考策略两个角度和大家谈谈考前这一阶段生物复习和考试中的审题策略。
“抓重点、破难点、析疑点”
较后阶段复习要“抓重点、破难点、析疑点”
1.抓重点——回归课本,抓好知识重点
复习冲刺阶段,要依据《考试说明》,精读教材,理清重点内容,明晰基本概念。重视教材中的配图以及相关文字说明,了解相关科学史和经典科学实验,课本中的拓展活动、探究活动和课后习题往往是试题中的“新面孔”,因此也要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复习中要重视知识和概念,这些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考核焦点一般有如下内容:
上述考点,复习时要关注细节,重视不同的知识内容的考核焦点和考核要求(上述红字部分),关注相关的易错点。
2.破难点——关注错题,冲刺难点
常见的错题类型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1、记忆性错误;2、审题不当;3、逻辑错误;4、思维或方法错误。其中记忆性错误通过正确认知相关知识点,并加以巩固后可以较快消除。审题不当导致的错误可以通过相应的训练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来逐渐克服。逻辑性错误多半和同学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完整的逻辑地图、丢失某些重要条件有关,所以在解题中要克服这类错误就要自己习惯绘制逻辑关系图来辅助解题(例如:遗传题中的有关基因互作的问题,绘制合理逻辑分析图会极大提升解题正确率)。而顽固异常的思维性、方法性错误则需要多次纠错,反复演练,直到自己掌握正确的思维和方法为止。
所以,关注错题,对症下药,可以破除难以进步的难点。
3.析疑点——关注自身疑点,进行需要的专项训练
每个人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上都有强项和弱点,关注自身理解和掌握上有疑问的知识点,较后阶段适当进行专项训练。例如,有些同学在选修内容的掌握上有所欠缺,部分原理和实践应用比较薄弱,较后阶段可以按《考试说明》系统地进行选修内容的整理,厘清概念框架和知识体系。此外,针对性进行一些选修模块的综合复习,如微生物培养与动植物组培的综合复习,酶的应用和食品加工的综合复习,细胞培养和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和动植物克隆的综合复习等等,以提升选修模块知识的掌握度。
非选择题中的实验探究题,一直是难度相对较高的试题。实验大题的主要考查内容主要包含:实验设计思路、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结果的呈现,以及实验中误差、错误和异常分析等,实验题考查的能力要求高、试题考查学生的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这样的试题往往需要进行的专项训练,才能提升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与规范性。
生物考题的有效审读和规范解答
下面谈谈在考试中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解答正确率。
考题的“审读”是一种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其基础是在“读”。在应试中常有因读题不慎或不清而导致错误解答的情况,所以掌握有效的“审读”方法是十分需要的。
(一)审题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审题不清:试题一字之差就会大相径庭。如“不可能”与“可能”;“不正确”与“正确”;由“大”到“小”与由“小”到“大”等。在读题时如果一味求快不求细,在题意还没有完全理解,试题的条件与要求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就盲目解答,那么错误难免。
解决方法:二步走——1、读题:求细不求快—精读;2、完全理解题意:弄清楚试题的条件与要求再解答。
2、思维定势:在考试中一见到熟知的题型,不加思索得意忘形,“条件反射”地得出答案或确定解法,结果陷入“思维定势”,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解决方法:三步走——1、理清概念;2、关注条件、范围;3、合理分析、正确判断
3、概念混淆
教材中有很多相近的概念和易混淆的概念,它们在形式上、内涵上、过程上相似,只有从本质上把握、区分这些概念,才能增强解题的正确率。
解决方法:二步走——1、辨析试题中涉及的相关易混淆概念;2、分析判断相关条件、范围和过程的合理性
4、无法提炼试题的有效信息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难度较高的遗传题、图表题和材料题中。(1)对于遗传题要建立相关逻辑关系图,理清表现性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明确相关的“特殊”表现。(2)对于图表题要注意表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对于表格中出现的数据的较大值、较小值、数据排序规律和异常数据要重点关注。坐标曲线图要注意对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变量的观察,重点关注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柱形图要注意多因子变量的相互比较和变化规律,关注较大值、较小值和数据变化规律。(3)材料题要仔细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二)审题的一般程序和策略:
审题的一般程序:找出关键词语→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找准试题设问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
审题的策略:
策略一:精读——指读题时要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可以从语法修饰的角度,注意分析句子成分,也可分析修辞(词性),特别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时间概念、地域范围、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等带限制性的关键字、词、句。
(1)分析句子主体成分:
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谓语(谓语从句)—确定主宾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包括、不包括?因、果?等;
定语(定语从句)—锁定概念内涵、外延及限定的时空;
宾语—一般是选择题的四个选项。
特别要注意主语前的定语和谓语后的状语(很多是在选项中)
(2)分析词性
数词、量词—表明数量变化(一对与一条、一种与一类、一个与多个,个别与整体等);
副词—表示范围、程度等,比较重要的有:“不仅、只有、较”等;
动词—动词会告诉你要答什么内容;
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
重视题干中出现的“一个”所修饰的对象或注意有关数量的单位是“个”还是“对”。
(3)注意限制性词语
经常体现在空格的前或后:
位于空格后的,如:“物质”、“结构”、“细胞器”;
位于空格前的,如:“……的细胞是”、“……的关系为”。有些题中则有“从…角度(方面)看”等词句。
策略二:细品——通过细心分析题中间接的、隐含的条件,排除多余的无用条件或一些干扰因素,发现题目的已知条件,获取有效信息,弄清题目的相关过程,有助于建立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关键在于:不能只看表面条件而忽视其它部分对答题的影响,要挖掘隐含在题中的条件。
策略三:审解结合——审题与解题总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审读时要手脑并用,边读、边写、边画、边思考,即时形成解题思路 。特别是较复杂的题(如材料简答题),一般由若干个问题构成,要通过认真读题来筛选信息,寻找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弄清题意的内在联系,然后一一解答 。
只要掌握了“一读二品三结合”的审读策略,就可以知道考题“考什么”“怎样考”,也就会明白“答什么”“怎样答”。
考题的规范解答能减少无谓失分,提升自己的得分率。
规范答题的技巧:(一)内容要求:根据提纲,把答案要点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完整、具体、准确地写在答卷上;表述尽量引用书本或题干原话(二)条理要求:答卷时要做到层次清晰,尽量分步骤作答,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处理好答案的因果关系;答案确定的情况下:文字越简练越好;答案模糊的情况下:多写点,写可能包含有关键词的解答。(三)语言、文字要求:语言规范(包括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文字工整,卷面整洁;用中文做答:如“或”不写成“or”,“和”不写成“and” 、 “氨基酸”不写成“A.a”、 “细胞”不写成“cell”、“酶”不缩写成“E”、“能量”不缩写成“E”或“Q”等。
常见扣分项:1. 概念不清,表达能力差;2.表达不完整;3.缺乏层次、条理;4.用词不当。
简明扼要,答出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答出技巧,让人满意,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重在理解,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可靠增加。解答主观题五个注意点:关键是审题,审题要精确;解答先构思,构思要周密;答题有层次,层层摆要点;表述用术语,用词用关键;字迹要清楚,卷面须整洁。
复习小建议
较后,对较后阶段的复习提点小建议:
1.认真回顾,合理练习;
2.查漏补缺,调整策略;
3.劳逸结合,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