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2019高考作文推测:端午节作文写作框架示例!谈屈原还是谈文化?
小新 2019-06-05 16:03:46

  2019年的高考正好是端午节,这也增加了高考作文和端午节的相关性,为了以防万一,同学们还是提前积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素材比较好。如果高考作文真的和端午节有关,同学们要考虑清楚从哪一方面下笔,今天云南昆明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提供帮助。2019高考作文推测:端午节作文写作框架示例!谈屈原还是谈文化?
2019高考作文推测:端午节作文写作框架示例!谈屈原还是谈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高考正值端午节。在端午节,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曾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毛泽东评价道:“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有国外学者认为:“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思想是全人类的财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你所知道的有关屈原的知识,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认同、国际理解、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以上材料”是“联想和感悟”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应围绕司马迁、毛泽东以及国外学者对屈原的评价展开联想和思考,作文的内容要能体现屈原的思想价值、精神意义,违背此出发点则视为跑题。

  2.立意限制。作为高考的“应景式”人物,有人推测,屈原会以某种形式呈现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上。题型不定,但旨意大体相同,正如本道作文题,屈原身上较重要的特质及可挖掘之处,材料中已经有所体现。司马迁、毛泽东对屈原的评价共同体现了屈原身上较本质的精神,且这种精神早已凝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爱国主义。“屈原的思想是全人类的财富”,也体现出了屈原思想的价值。所以,综合材料,作文立意应侧重体现屈原的思想意义、精神价值,而不是其文学价值。

  3.写作要求限制。“结合你所知道的有关屈原的知识,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和认识”,这一要求提醒考生在分析、阐释屈原的思想内涵时,不能天马行空发挥想象,随意改写屈原,或空洞议论,而要结合所学知识,例如我们学过的《离骚》《国殇》《湘夫人》等都可以作为分析阐释的基点,由此深入挖掘。同时也提醒不知屈原是谁、对本题无话可说的考生回归教材,学而后思,学以致用。

  4.“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和认识”,引导语强调“看法和认识”,文体偏向于理性表达,文体以议论文为宜。

  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确定立意后,考生可从多角度对屈原精神进行阐释。如可从纪念的意义、价值入手,来阐释屈原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也可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屈原精神对于世界的普遍意义;还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探究屈原思想在丰富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当今的现实意义……总之,考生可从多角度进行立意写作,来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

  2.知识构成的不同体现开放性。材料要求“结合你所知道的有关屈原的知识”进行写作,表明看法和认识。对于屈原的了解,可以是来自课本,也可以是来自课外的积累。而每一个考生的知识构成是不同的,即便是课上所学,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文章在同一立意下切入的角度、挖掘的深度都会有所不同。

  3.论据选择是开放的。考生根据材料进行联想,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时,选取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是开放的。屈原的价值、意义,贯古至今,考生可自由选择素材进行论证。

  解题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已有些式微,更加可悲的是,当今中学生对于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不甚了解,甚至连屈原是谁都不知道。这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没落,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挖掘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为今用,应是终级意义。而本题的意义即在于此,从屈原的身上我们能追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找寻到文化的根脉。这也是在落实语文学科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挖掘屈原的精神内涵,寻找其现实意义。尤其在新课标强调文化认同和国际理解的今天,我们更应看到屈原的思想价值弥足珍贵,且必将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忠君爱国 烛照千古 。

  2.心之所善,九死不悔。

  3. 偏执之爱 家国担当。

  4.爱国心常在,精神千古存。

  ……

  偏题立意:

  1.屈原的文学成就。

  2.生活需要浪漫。

  3.学会分享 命运与共。

  4.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谈屈原,只谈文化)

  范文展示

  巨鲸落,万物生;屈子去,魂长存

  (标题用比喻修辞,含有深意,耐人寻味。)

  一考生

  数千年前,汨罗江中,沉入了一个伟大的灵魂,那纵身一跃,是他近乎偏执、狂热的爱——对社稷,对百姓苍生。巨鲸落,万物生。屈子用他不屈的忠魂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赞歌,我们见证着他的不朽,他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由物及人,引出论述对象——屈子,并简要概述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徜徉《楚辞》,吟诵《离骚》,那“兮”字顿挫,正是诗人深藏内心的无奈和“宁溘死以流亡兮”的勇毅;那“香草美人”,岂止是浪漫?如不是对楚地一往深情,怎能一草一木,字字含情?屈原的世界,从文学到思想,一脉相通。他是楚地的精魂,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其爱国情怀早已凝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各种形式的纪念,让我们在心底长存那份敬意,那份澎湃,那份认同。

  (联系已学,由文学到思想,体现作者对屈原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再扣论证中心——爱国情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为追求富强,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他忠于楚国,在理想无法实现时,没有择木而栖,而是始终心系家国。尽管孱弱无能,却从未选择放弃。屈原已降,这种坚定爱国情怀代代传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跳海殉国的陆秀夫;为救亡图存而死的秋瑾、赵一曼;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和高薪职位,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归国,扎根西北荒地,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的程开甲……时代不同,精神不改。忠贞的爱国情怀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从古至今,百虑一致,屈子身上的爱国之情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追根溯源,屈子为我们诠释了“爱国”二字的真正内涵,它是一种认同,言行合一,赤胆忠诚,至死不休。怀有如此之情,才会视国如家,国强家富。年代,我们都需要这份爱国情怀,如此我们才能让自己融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才能兑现我们儿时的诺言——为国,贡献一己之力!

  (由屈原到程开甲再到自身,爱国情怀代代延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文章不囿于屈原,格局阔大,立意高远。)

  而在世界多元格局之下,有些人妄以为去不了的地方总是较美,感受不到的国度方为较佳,甚至可悲的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嗤之以鼻,“家国”二字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轻如鸿毛。让他们读读《楚辞》吧,屈原的精神,犹如暮鼓晨钟,警醒着芸芸众生。正如明代海瑞以屈原为偶像,不偏私,不阿党,善良正直,刚毅清廉,书写对的拳拳忠心。屈原的精神激荡了这一江乌水,沿岸的人们扬起龙舟帆,更澎湃了无数文人墨客,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反观现实,再次体现屈原思想的意义,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个人情怀。)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巨鲸落,万物生;屈子去,魂长存。汨罗水寒,难凉屈子热血,风萧萧兮,永歌爱国忠魂。

  (引用诗句,增强底蕴,契合文意。首尾呼应,意味深长!)

  点评

  文章饱含深情,满溢崇敬,用直击人心的文字展现出屈原精神的丰富内涵,文采斐然。题目化用生物学术语“鲸落”,即鲸鱼死后尸体沉入海底的过程,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整套生命系统长达百年,这也是它留给大海较后的温柔。屈原留给人类的,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题,首尾呼应,颇具匠心。此外,作者通过自己储备的知识,从屈原的文学世界中挖掘出其精神内涵,并由古畅今,探究其现实意义,尤为可贵。字里行间,可看出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感悟以及使命担当。

  2019高考作文推测:端午节作文写作框架示例!谈屈原还是谈文化?希望能够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