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生僻字解读:“龘”的前世今生
郁夫 2024-03-02 14:01:20

  今年春晚的标识“龘”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好奇,很多朋友会下意识以为这个字读 lóng,其实不是而是读dá。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个生僻字,看看“龘”的前世今生!

  一、三龍一体”是个啥?

  细观“龘”字字形,是由三个龍组成。龘,读作,形容龙腾飞的样子,与龙年主题十分契合。

  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龘,音沓。龙行龘龘也。”

  龘龘”何意,“朤朤”何指?据悉“龘”源于“龖”,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义为“飞龙之状”。“朤”古同“朗”,本意为明亮。以此类推,很多人就都懂了——“䲜”寓意为 “年年有余”,“燚燚”很可能是祝福“红红火火”。它们由叠字组合拼接而成,似乎能表达多倍的祝福与期盼,为新春佳节讨了个“好彩头”。人们出于新奇藉此往来问候,将过年气氛烘托得格外喜兴热络,这些生僻字也因此“火出了圈”。

  二、千年演变,由象形到方正

  龙,象形字。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此后金文、篆体、繁体龙字演化具有一条明显的规律,龙头、龙身变得复杂起来。

  甲骨文以后,一直到秦小篆统一以前,龙字写法非常之多,逐步归于一统。秦小篆中的“龙”字形基本与繁体字“龍”相像。

  到了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介绍了“龙”字。自此,“龙”字算是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定型期。在《说文解字》中,“龙”字左旁是龙口与头角讹变,右旁则为龙身翻转上腾的样子,并定型化。

  隋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繁体“龍“字,出现了俗体字,即将“龍”写作“尨”。这一变化,为简体“龙”字的最终形成埋下了伏笔。至新中国时期,汉字简体化开始。最终《简化字总表》中,“尨”字的三撇进一步省为一撇。最终形成如今的“龙”,仅有五画。

  三、龙的起源

  据了解,结合历史文献研究,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对祖先的崇拜中就包含了对龙的崇拜。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图腾之一。传说中,龙具有强大的能力,腾云驾雾、掌控风雨、掌管水域、翱翔腾飞。故而民间有“龙行带雨”的谚语,指的是认为,云雾翻滚之时将有龙出现,龙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人们常用龙来象征权力和尊贵,“真龙天子”“龙袍”等都是龙至高无上地位的体现,龙也常常被用在皇家标志中。同时,龙也是繁荣、祥瑞的象征,是不少民间故事、绘画、诗词等的常见主题。“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就曾在诗中描绘黄帝和群臣乘龙飞升,进入仙境看见了彩云迷茫变幻的场景。不少传统绘画中,常选择绘制腾空而非的龙,表达吉祥之意。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