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看课外书这件事情都有争议。有的家长倾向让去多看一些这样的书,但是也有家长觉得孩子连自己的课本都没有研究透呢,看什么课外书。而且一些孩子上小学的家长跟小编说,小学生其实不用读课外书,对孩子的成绩不会增强的。是这样的吗?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说法,小编觉得较应该在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了,因为阅读课外书其实对孩子有很多影响。
小学不读课外书,对成绩影响不太明显。尤其是小学低段,考试大多考查课本上的死知识,比如拼音、生字、词语、句子等,学生只要上课好好地学习书本知识、多做练习,即使不进行课外阅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到了中段,随着作文和课内小阅读段的加入,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稍微增加了一些。到了高段,随着课外阅读段的出现和作文要求的增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考查会进一步加强。
而到了初中、高中,语文考试涉及到的课本上的死知识会越来越少,涉及到课外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对学生的阅读、积累、理解、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将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学生得分会越来越难。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现象:一二年级,孩子能考一百分或者九十多分;三四年级,九十多分就是很的了;五六年级,九十分左右就是的学生。而初中学生,语文成绩按百分制能考九十以上的就是一少部分学生了;高中按百分制能考到八十分以上的就算好学生了。总的来说,学段越高,越偏重对能力的考查,得分越不容易。
能力从哪里来?平时的阅读、积累、思考、练笔,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来说,读书多的孩子,理解能力会强一些,做阅读题能很快把握住文章中心,写作文能比较准确的进行审题构思;答题、写作的时候,头脑中记住的词句会为他所用,语言表达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不读书的孩子,即便理解能力比较弱,一些词他见都没有见过,又谈何去使用呢?这样天长日久,差别就出来了。此外,读书对孩子精神的涵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意志的形成,也都需要兴趣等精神力量的支撑。
小学阶段,学生没有那么多的课业负担,而且现在实行减负,孩子的作业更是不多的。趁着这个时间要正确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对以后语文能力的增强会有很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