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这是我所在学校多年的惯例,学校高度重视,各班级须准备。作为高一基础班班主任,开一次成功的家长会是我极为看重的事,一般都是提前一星期开始准备。
根据我多年的感受,高一第一学期的基础班可以说是学段、班级中较不稳定的班级,也是状况较多的班级。比如中考成绩第三的一个女生期中考成绩掉到全班三十二名,比如第一次月考的一个男生这次直接杀进了前十,至于其他的大起大落还有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家长会,意义非同寻常。作为班主任,该向家长作何分析,又要进行怎样的培训,都是我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邀请各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成绩进步同学的家长介绍经验做法,也是家长会的重头戏,为此我会和还要发言的家长提前沟通,做充分准备。
本次家长会重点发言的是考了全年级第一的家长,而她孩子第一次月考是全级第五。她的发言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我认为对家长都具有参照意义。
第一、尽可能的有效鼓励,把压力转变为动力。
孩子在学习上很主动,基本不需要家长操心,但是开学后不就我们就发现,孩子给自己自加的学习强度太大,目标也过高(全级第一),导致每天睡得很迟,情绪紧张。孩子的这种情况也的确有客观原因,基础班竞争太激烈,学生普遍压力很大。看着比自己刻苦的学生,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更加刻苦。
那一段时间,孩子状态不太稳定,也有些情绪,有几天睡眠也不太好。我们父母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和老师做了沟通,老师给孩子做了引导,而我和他爸则把重点放在给孩子减压上,主要就是多鼓励。其实鼓励一个高中生也是件比较难的事,如果只是简单的说你很棒的,加油之类的话,孩子听多了会觉得烦,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所以要动一番脑筋,给予孩子恰当的、有效的鼓励,让鼓励的话语和眼神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就我孩子来说,他学习主动性强,理解力比较好;我就鼓励他,你有高中学习较宝贵的品质,学习不是一时就能大幅增强成绩的,慢慢来,你有学好的条件,爸妈相信你。。。
另外就是,我会想法设法每天和孩子分享一句很有激励意义的话,一开始孩子反应比较淡,但慢慢的觉得这很好,有时候还会和我在吃饭的时候交流。自那之后,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自信,整个人看上去神采飞扬的。
所以我就觉得,状态对孩子的学习重要。状态好理解力也会上去,特别是学习的注意力会明显增强,效率就会跟着大幅增强。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给孩子提供衣食,还有给予精神动力,我觉得这是父母对孩子学习较好的帮助。
第二、放下成绩,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细节和状态。
为了孩子在高中有更好的进步,自从中考成绩揭晓后,我们就开始了解、学习关于高中的各方面知识,感觉很有收获。我有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孩子学习怎么样,课程难不难、作业多不多不是问题所在;较重要的问题是孩子有什么样的学习状态,他在学习的细节上做的如何。所以开学以来,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虽然很多时候不说,但把他的表现都看在眼里。比如有一段时间,孩子对课本不重视,以为太简单,就是资料书上的基础题他也不做。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就给他提醒,告诉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不能眼高手低,要一步步来。
#p#副标题#e#
再后来不经意间我发现,他在草稿本上的书写凌乱,这可不是个好习惯。正好那段时间我们关于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有过讨论,就自然的提到了草稿本的事。孩子一下子觉得这样写确实不好,决定要写的工整,把草稿本从中间一分为二,一行行书写。在期中考试中,他在简答题、基本计算上没有失分,光这一点就比第一次月考增加了三十多分。
成绩是我们家长较关心的事,但是孩子上了高中后我们家长在对待孩子成绩上要有转变,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的做法是有意淡化成绩,而特别关注和成绩有关的事,比如孩子的精神状态、学习的细节和效率。我认为这些方面表现好,成绩好。
听孩子说,第一次月考班上有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那位同学好长时间都情绪低落,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说实话,这样的做法欠妥当,一个方面孩子已经长大,家长要顾及孩子的尊严;另一个方面,这样做太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了。还有一种更严重的情况,那就是攀比成绩,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表扬别人家孩子,这样打击孩子。
第三、多做表率,关系融洽,让孩子在父母面前变得“很能说”。
孩子的学习主阵地在学校,家庭是大后方,这样的定位是较为合理的。作为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做正面引领,比关注学习更有意义。有些家长总觉得学习完全是孩子的事,家长完全不管,而且在言行上把自己和孩子分的很清楚。其实我们也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不懂,但就是想着如果我们也喜欢学习,对孩子也是引领,所以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就读读书。我发现,每次孩子下晚自习,看见我在读书他就很开心。
其实,父母把自己的事做好,平时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孩子遇到问题多做正面引导,这对孩子的成长本事就很有帮助。如果父母还能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在父母面前无话不谈,那孩子的心里是充满阳光的。
孩子上了高中,距离考大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人父母心中都会越来越焦虑,都渴望孩子的成绩每一次都有进步,都希望分数越来越靓丽。可是,越临近高考,孩子的心理越复杂;我们越是关注分数,越是给孩子造成压力。要知道,在我们只盯着成绩的时候,孩子会把更多心思用来对付我们,他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做较好的陪伴,就是要让长大了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接纳父母的关怀,带给他们较需要的力量,让他自信前行,让他从内心迸发出做较好的自己的主动和热情。如果您在教育引导孩子上还有疑惑、困难,我们可以交流,共助孩子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