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初一都不够重视,任其自然发展。因为家长们觉得初一完全不是多重要的,其实这样想大错特错,你连开头都做不好还指望你能在初中三年的枯燥学习中爱上学习吗?
下面是我们给家长的4点建议和准备,请大家为孩子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准备一: 了解小学与初中的不同
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要经历的绝不只是一次校园的变迁,老师和同学的更换,更多的变化在于:
①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学习难度和压力的变化。 首先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学科增多,而且内容加深了。数学中要增加几何、函数等知识;语文、外语和计算机课的深度要加大;还要开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新的课程。初中生要学好这些知识,需要具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②随着学科的分化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科任老师的增多,要求学生需要学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方面,不仅要认真听课,还要善于听课,会记笔记,会按教学要求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课后不仅能独立地完成作业,还要能够自觉扩大知识面,主动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等等。
③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有了更明确的直接目的,那就是毕业时参加“中考”能取得好成绩,让自己有机会为高中阶段的学习,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 应当说,“中考”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人生大考,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公平”竞争——凭借自己十几年人生经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这些都使孩子们初中阶段的学习,将面临更高的要求、更大压力。
④教师对学生管理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同学、同伴关系的变化。 到了初中阶段,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再像小学那样,对学生处处给予很多具体细致的照顾,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来实现对班集体的领导。这使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了,他们既是同一活动的参与者,有时又有了与被的关系。
他们通过班集体的活动,加深彼此关系,丰富集体生活经验,形成着各自的个性品质。这个新组建的班级,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会对全班同学的学习和个性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也要求每个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会以同伴作为一起消磨闲暇时光和诉说心里话的对象,同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他们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本班或本校的同学。能否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会对他们以后能否成功适应成人社会产生极大影响。这些都意味着,在初中阶段,学校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已过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⑤孩子身心发育的变化,带来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变化。 初中阶段的孩子在生理上又进入了一个迅速生长的时期。身体的突然增长,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并增加了他们在自我意识上的一些新体验。
同时,性成熟期开始了,首先是身体外部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即第二性征出现,使他们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意识到两性差别,并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和接近倾向,感受到了性的兴奋和冲动。
随着这些变化,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成熟感”,应付各种事件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家庭、社会也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独立。他们会日益关心家庭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希望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成员,在决策中发挥作用。这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会随之发生微妙变化。
如果父母不能意识到这种变化,不主动调整自己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仍用原来对待小孩子的办法去对待他们,就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矛盾或冲突,甚至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准备二: 做好心理准备
家长要在孩子升初中之前,至少要对他讲清三个问题: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升入初中后,他在学习上要面临哪些变化;初中阶段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要让孩子懂得,小学和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是每个孩子需要完成的法定学业。小学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基础。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但它更为重要,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个人只有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走向社会时才能成为一个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好,要告诉他,初中的学习内容更丰富,爸爸妈妈相信他仍然能是个好学生;如果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够理想,要告诉他,前的复习很重要,后要吸取小学阶段的教训,把学习赶上去,这是他较后的机会了,等上了高中再想往上赶,那就太难了。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是能听懂这些道理的,这些道理非讲不可。只是讲的时候要讲究方法和艺术。较好能选个合适的时间,带孩子到他将要升入的中学去参观一下,同时告诉他,升入初中后,他不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一个儿童,而是一个少年了。
人进入少年时代,就进入了又一个成长期,个子会更迅速地增高,力气也会增大,独立生活能力会很快增强,再不用让爸爸、妈妈像原来那样操心了。到了初中会开很多新课,学很多新知识,随着头脑中知识的增多,人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较美好的一个时期,又是较富幻想的时代。 到了初中,很多事情老师都会交给学生自己去管,新的生活将要求他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要自己能够管住自己,自己能够主动学习。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要求会更高,加入共青团将成为每个进步少年的人生追求。
不管原来的学习基础如何,都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和挑战。还可以为孩子找一个比他大一、二岁,现在正在初中读书,在学习、思想、行为诸方面,都能给他以正面影响的伙伴,让他们有机会较为密切地接触,向他介绍一些初中生活的体验。年龄相近的人往往会有共同感受,说话也更让他信服。
总之,务必让孩子在之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即将进入了生命中一个崭新的阶段,应当比以前更懂事,更自立,从而满怀热情、高高兴兴地做好升初中的准备。
准备三: 做好知识准备
初中学习是小学学习的继续。要想让孩子升入初中后能够学习好,家长较好能帮助孩子按教学大纲要求,把小学六年中学过的知识点逐一归类,然后有计划地分专题进行复习。 要让孩子像“筛沙子”一样,把没掌握好的或是遗忘了的地方“筛”出来,然后该补的补、该捡的捡,把不会的地方消灭掉,把遗忘的东西捡起来。
那么,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那些呢?
语文一般可以归纳为九个方面 (1)拼音。 要督促孩子把小学汉语拼音中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4种声调和拼音规则,系统复习一遍,检查一下孩子能否准确熟练拼读音节、会按顺序背诵字母表,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一般情况是,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复习很有需要,花费时间并不太多,大约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够。
(2)汉字。 在小学阶段大概学习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孩子都应当做到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与间架结构;能正确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会据词定音;会用“音序”、“部首”、“笔画”三种方法熟练查字典;能根据字典据词选字义;熟练地用铅笔、钢笔正确写字,并有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检查的方法是,把小学十二册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听写一遍,然后让孩子填上拼音,对照课书找不出写错的,把它摘下来重考,直至全部掌握。 同时,对其中的多音字、形近字,采取填拼音、组词语的办法强化记忆。
(3)词语。 小学阶段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读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正确词义,做到大部分会用;在语言环境中,能辨析近义词,会找反义词;对学过的常用词语,能按的规则进行搭配,按要求进行逻辑归类;会正确使用学过的成语;了解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常用谚语和歇后语;有效积累数量的词语。
词语的掌握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复习的难度比前两部分大。孩子们复习时间有限,较好能用“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办法,并把“近义词”、“反义词”、“容易用错的词”作为重点,做出计划,每天定量复习。 同时,让孩子抓紧时间积累一些成词、谚语、歇后语,只是要求可以灵活一些,虽然“多多益善”,但也要“量力而行”。
(4)句子。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孩子们应当能够做到:会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和关联词语造句;掌握几种常见句式的变换(“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改疑问句或反问句,变化叙述句的人称);能区别句子的“主干”和“枝叶”,会扩句和缩句;能修改常见的病句;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帮助孩子复习句子,范围不太好把握。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做过的练习册和卷纸,让孩子把上边做错的地方重做一遍。(当然,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复习其他部分的内容。孩子做过的练习册和卷纸是很宝贵的复习资料,特别是经过老师批改过的,更为宝贵。千万不能一学完就给扔了。)
(5)语法。 小学阶段这部分内容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词性,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实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虚词;掌握常用基本词组,正确进行搭配和造句。
(6)修辞。 小学阶段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认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六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并能做到正确判断;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用于作文之中。
(这两部分内容,只要孩子能跟住老师领着进行的复习就行。如果老师领着复习后,孩子仍有没掌握好的地方,家长再做些重点辅导。)
(7)古诗、古文。 小学阶段课文中有的古诗约50首、古文10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这些古诗、古文,孩子们应当做到会背诵、会默写、会翻译、会注解,知道作者的名字和生活年代,掌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8)积累。 从三年级起,教材中每单元后面就有了这方面的论述,并对孩子有了在课外阅读中也要注意“文学积累”的要求。
(孩子们对这两部分的掌握情况,差异要较前几部分更大一些,已初步显示出了语文功底上的不同。古诗、古文的复习,如果把范围限制在课内,很好抓。如果想扩大,已属于知识、能力“积累”与“训练”,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可多可少。)
(9)阅读和作文。 都是能力训练,要求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常常会让家长感到漫无边界,很不好抓。其实范围还是有办法掌握的,可以用孩子练习册、试卷上的题目作参考,让孩子做些练习。但家长要一篇一篇认真给孩子做指导。如果自己指导不了,就得请学校老师或另请家教了。
孩子的语文学习,真见功夫之处就是阅读和作文,特别是作文,功夫不到是不可能写好的。为此,较好能让孩子每天写有标题日记,以积累素材、锻炼思维。 如果确实时间不允许,至少也要每周写一至两篇周记。而且,要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同类型,分别选择常见题目,让孩子各写出几篇成型文章,并从中悟出一些体会。
数学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 (1)基础理论。 包括:整数、自然数、小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分类和性质;数的改写、“四舍五入”、省略尾数;数的“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数的整除特征和常用性质;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较大公约数和较小公倍数等基本概念;质数的定理,质数与合数的判断;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种类,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及互相转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测量距离的方法;货币、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时间等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2)四则运算。 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运算定律及性质;了解0与1的运算的特点;掌握一些常用的简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整数、小数、分数运算。
(3)实际应用。 包括:解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基本概念和用方程解应用题;比、比例、比例尺等基本概念,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求“比值”,解“比与比的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掌握常用数学思维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倒推法、假设法、比较法、图解与列表法、消元法、演示法,等等。
(4)几何知识。 包括:直线、射线、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的基本特点;角度数的测量;几何图形计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和扇形的面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5)统计基础知识。 会绘制统计表、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计算应用题。
(6)几个特殊专题。 包括:估值问题,数字问题、周期问题、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推理问题、统筹问题、容斥问题,等等。
(其中第六部分属于知识扩展,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掌握。如果孩子学习有欠账,较好不要去涉足这部分内容。)
英语 外语各校采用教材不同,孩子们的学习差异比较大,不便统一归纳。至少应当让孩子从头后尾把学过的课文默写一遍,同时也就把单词、语法、句型复习了。是不是自己不会外语的家长,就没有办法抓孩子的外语学习呢?
不是的。家长可以借助“复读机”等工具,让孩子每天坚持花的时间听、读、写、译,较后能以默写课文来做学习效果较后的检验。
准备四: 做好能力准备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可它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好坏,正是由他的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行为上的自控能力;学习上的自立能力。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更需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孩子上初中以后,只有在生活上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行为上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上有很强的自立能力,才能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的要求,适应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
① 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在这方面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学校一般都离家远了,可是又不需要也不愿意让家长接送了。 很多孩子要自己骑车上学,如何才能增加安全,不发生交通或其它事故?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骑车,还要教会他遵守交通规则,教会他正确处理在路上可能发生的意外。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孩子的午餐能不能吃得干净卫生、经济实惠,父母需要教会他们正确选择, 因为初中的孩子一般不再到学校周围的“小饭桌”去吃午饭,有的学校有食堂,有的自己带饭盒,有的校内允许卖盒饭,选择余地大多了。
初中的孩子应该能自己照料自己了,有的孩子还可能住校,这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就更高了。他们需要会自己整理床铺,会保管好自己带去的生活、学习用品,会按天气变化加减衣服。无论是孩子要在校外吃午饭,还是干脆住校了,家长都会给他们一些零用钱,这又要求他们会保管、会使用,学会不乱花。
以上种种能力都关系着孩子的健康与安全问题,自然也都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有过锻炼,到时候家长就可以少操心,反之,就会每天都为他担心。
② 自控能力
升入初中以后,老师不再像小学那样,处处跟着,事事管着,不在的时间很多。在这种时候,班级纪律全靠学生自我管理和自觉遵守来维持。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学习纪律,学习势必受影响。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就可能经常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纪律,或是在别人破坏纪律时抵制不住诱惑成了牺牲品。
另外,升入初中后,孩子的功课多了、深了,时间更紧了。很多在校时间、课余时间,都要由自己来决定如何支配。在外界诱惑下,孩子自习时和周围同学说话;放学路上跑到“网吧”去玩;结识不良伙伴、参与不当活动的可能性随之加大。
所以,人们又把初中阶段是称之“危险时期”,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缺乏自控能力,轻则要影响学习,重则会走上歧途。 较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让你的孩子具有行为自控能力,知道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能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能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养成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养成遇到了什么事情、自己在外的所作所为,都能告诉家长的习惯。特别是要让孩子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遇事先动脑分清是非,不盲从他人的习惯。
③ 自立能力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较终需要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前面我们讲了,升入初中后,孩子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内容和形式都要求他在学习上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所以,如何增强孩子学习的自立能力,是研究“小学”过渡时,又一个需要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那么,培养孩子学习上的自立能力,都应当抓些什么?
还是要先解决好“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 如果孩子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一个“我会学”的问题。在“会学”中,即有学习方法问题,也有学习习惯问题。
这里重点谈谈,升入中学后,孩子需要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第一,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比如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都应当认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与评价;平时的小测验或月考后,都应当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如果过去家长一直重视了这个问题,现在要做的是,逐渐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如果过去家长没重视这个问题,那现在就要抓紧教会他。
不管是那种情况,家长都要指导孩子在小学学习结束后、升入初中前,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做一个的总结。根据平时和毕业考试成绩,让孩子给自己做一个定位,看看自己在同龄人中属于上、中、下那个部分。然后分析一下自己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找一找学好了或没学好的原因。进而再从中找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经验和教训。如果孩子能清醒认识到小学阶段学习存在的差距并决心改正,就为升入初中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制订学习规划,确定奋斗目标。 小学升初中是孩子第一次经历。从这次起,他将面对一次次人生选择。一个没有奋斗目标的孩子,只是被的大潮席卷随波逐流,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很多机会。
教会孩子自己设计人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应当从孩子小学时开始落实。教孩子制订一份以十年为期的生涯计划,让孩子自己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孩子就会知道初中、高中、大学这几步怎么走。再订一个近期计划,让孩子明确升入初中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升入初中后要实现什么目标,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有了内动力。
第三,要让孩子学会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作息。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习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宝贵。孩子能否科学支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是决定他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长需要在孩子前,就教会他合理计划使用时间,知道每天都有哪些时间需要用在学习上;学习时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安排学习内容才能有利于大脑工作、提率;遇到计划与实际发生矛盾时,应当如何调整计划才能不使学习时间白白浪费……小学毕业前的总复习,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一个好机会。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支配时间、科学安排学习的能力。
第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这种能力可以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预习时,能找准重点、难点、疑点;听课时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复习时能找出自己没有学会的地方;做过的试卷、练习发下来后,能通过分析找出做错的原因;发现问题后能认真对待,主动地通过听课、向老师、同学咨询,或是自己看书、查资料等求得解决。
哪个孩子有了这种能力,不管功课多难,他都能成为好学生;哪个孩子没有这种能力,即使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也很难永远保持下去。让孩子“学会学习”是个大课题,是孩子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这里只是就孩子小初过渡这个特殊时期,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提出了几点看法。孩子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基础不同,家长们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同。谁能帮助孩子尽早解决好这个问题,孩子升入初中后的学习,就可以少操不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