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近高考志愿填报慢慢火起来,因为马上高考了,家长和学生已经在计划上什么学校,学什么,去什么城市上大学的问题了。可是高考志愿填报本身不像是家长们想的那么简单,高校很多,可选择的也有很多,哪些城市有哪些大学,其实家长和学生并不清楚,那怎么选择合适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了。今天在这里高考志愿辅导的老师就来告诉你们,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学校和城市选择要避免哪些弯路?
1、选择
选还是选大学,一直是一年一度困扰考生的难题。可以确定的说,不分类型的“不重要”都是耍流氓。
相比于大学层次划分,反而难以梳理出层次。毕竟每一个都有它的价值和对应的就业前景。难以有高低贵贱好坏之分。哪怕是“热门/冷门”也只是一时的状态,四年乃至于更长的求学时间,冷与热足以发生变化。
对于选择来说,考生和家长面对的较大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做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收入如何,工作环境如何,职业发展如何,往往很难了解清楚。
从宏观来看,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修订版, 共设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110个一级学科。而再往下细分的二级学科,基本上就是考生将去就读的啦。
那么到底重要不重要呢?这要取决于“壁垒”的高低。
2、壁垒
什么是“壁垒”呢?
就是在一个行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对于“对口”的要求,或是在就业、深造时对于非本毕业生的接受程度。
虽然说“改行”已经是大学生就业时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些行业的入门门槛是很高的。
有的技术性极强,特别讲究“科班出身”。 比如临床医学,没有经过本科阶段的训练,根本无法在后面来这个学科深造,可以说要是没能在本科学临床,那你这辈子都别想拿手术刀。同样地,建筑设计也特别讲究“童子功”;计算机编写程序的基操能力也不是其他练个把月就说来就来的。基本可以这么说,理工科都多少强调“本科基础”,完全学科不相近的改行,也要有双学位之类的经历支撑。
然而,有的“壁垒”确实不高,这一点在文科类尤为明显。 比如媒体行业基本接受文科各的学生;法硕的招生也没有本科的门槛限制;金融界行业研究员甚至鼓励招聘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据笔者采访的一位人民大学毕业的中文系硕士生介绍,他们的研究生分布在各个行业,从事行政、文秘、党政等工作,就业面比较宽。
3、行业学校
接下来要说的是“行业学校”这个话题。对于一部分考生而言,可能会特别想从事某一行业,或者家长希望孩子从事某一行业。这类考生在选择时,就要更优先选择“行业学校”。
举几个例子,政法类高校有传统的“五院四系”的说法, “五院”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四系”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律系。
如果立志政法行业,“五院四系”就是首要的选择范围之一。特别有意思的是,由于当年高校的名额分配时,各行业是有名额限制的,所以这“五院”很多是“双非”,但这一点不影响它们的行业地位,甚至高于部分院校。
同样地,建筑类也有“建筑老八校”的说法 ,是中国较早开设建筑学科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也是立志学建筑同学的选。
再比如财经类公认的四大财经院校算是“黄埔嫡系” ;军工类较认可的原国防科工委直属的7所军工类高校;医学类实力较强的还是原卫生部直属7所医科大学(大部分被合并,注意查找);铁路系统较认可曾经直属过的9所交通院校;师范类较的还是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语言类也就只有几家外国语学校学科齐全。
而对于这些行业本身,用人单位也首先选择这些本行业院校的学生,出身于这些院校的学生在行业比例也很高,校友资源也丰富,发展起来毕业院校也“主流”,就是所谓的“科班出身”“根正面红”。
4、城市
哪些对于城市要求比较高?
对于一些对于实习要求高、行业集聚度高的,城市重要。 比如财经、法律类的学生,京沪两地的各种实习资源、行业领军企业等等都多于其他城市几个数量级,很多二线城市大学的学生甚至在假期到京沪租房子找实习。
再比如互联网行业,即使是BAT也会优先在北京招聘,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很可能要来北京面试。而一些三线城市甚至不会有很多大公司去招聘。
相反地,对于一些不强调实习经历的学科,城市就没那么重要。 比如合肥,虽然在金融、互联网产业等方面不及隔壁的江浙沪包邮区,但是有中科大、中科院的加持,在科学研究领域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高校资源也很好的。在这里学习相应的理科,并不比在江浙沪的一些大学差。
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所处的地域,往往和就业的地域是紧密联系的。 在中国各个区域的用人单位都有自己对大学排序。除非是就读于头部那些综合大学和行业高校,大学在跨地域就业上存在难度。比如一所西北的高校学生在上海就业,也可能并不比上海当地的高校更具竞争力。
所以,城市的选择要结合自己未来的工作城市,这样会在就业时省去一些麻烦。 特别是打算毕业后返乡工作的同学,要注意大学在自己家乡的度。比如一位广东考生准备毕业后在广州工作,那么在选择东北或是西北的高校时,就要注意他们在广州当地的度和认可度。
随着中国新一轮的城市崛起,新城市也成为产业发展的热土。而这些城市又往往具有不少的本土好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的、武汉、、天津、成都、西安、重庆等也都是读书的好地方。不将眼光仅仅盯在城市。
5、报考误区
下面,谈谈几点报考时的误区:
第一,要了解自己。 特别是了解自己的好恶,喜欢什么或许难以回答,但至少知道自己讨厌什么。要杜绝“伪兴趣”。很多老师都会说“兴趣是较重要的”,这句话不假,但是更多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很多人的兴趣都是“伪兴趣”。有的人高中数学竞赛有名次,上大学换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只是喜欢做数学题,并不是纯数学研究;有的人喜欢讨论国际大事,就报考“政治学”;更有甚者读了本《苏菲的世界》就觉得哲学是真爱,迷上《盗墓笔记》就觉得非学考古不可。
兴趣需要是当你系统得知了这个对应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等之后,对于这个职业的高度认同。爱好、偶像、特长,乃至于喜欢某一科的老师,都只是让你对关注于某一个行业的契机,千万别这么简单地认为那就是自己的true love。如何来确定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能力维度,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的测评来辅助你确定发展的方向。不过,也要知道,随着人的成长,这些测评结果也都会改变的,上大学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发现自我的过程。
第二,要充分搜寻信息。 对于一所学校、一个的了解不能局限于院系介绍、学科建设那些新闻稿式的文字,多向了解情况的人咨询“干货”,或者是在一些论坛上看高年级学生的回答。多向过来人咨询,能够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寻找时切忌看“颜值”。对于高中生而言,很容易被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名称吸引。比如金融数学,融合了较吸睛的“金融”和较科学的“数学”,其实就是概率统计,和“数理金融”完全两码事。比如“地球科学”这么“高端得上天”的名字,在很多高校原来的名字是叫“地质勘探”。所以大家要多看看介绍,通过培养计划了解主干课程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同时,也不能只看一个的成功者。在选择时,很多人都习惯于看这个的领军人物,用金钱名誉地位来衡量一番。但是,请务必注意,领域塔尖的人都是少数的。中国表演类院校每年招生几百人,但是能较终身价上亿的在都达不到一届一个。学习生物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抱着“成为下一位施一公”的梦想,但是本科毕业后无机会深造、行业就业机会少而改行的并非少数。一个的就业好坏,要看行业一般水平的人的发展情况,不要总觉得自己能上人生巅峰。特别是,有些学校,比如清华,好就业并不是因为好,而是因为大学好。
第三,关于深造。 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本科并非求学之路的终点。当代大学生的读研比例是很高的。有人甚至通过这一步实现了改行,较终曲线救国实现梦想。笔者的一位中科院朋友,就是本科就读了武汉一所的材料学,但他一直心仪生命科学,后来通过在武汉大学辅修双学位的方式,迈进了生命科学的学科,也就在他毕业论文的实验室读硕士,后来又到中科院读博,如今已经在美国做博士后。因此,转、深造这些都是进一步优化选择的机会。如果没有在此次高考中进入心仪的大学或者,可以选择曲线救国,再通过大学期间的努力来圆梦。
谈到深造的问题,要特别提醒一些准备报本硕博连读的考生。试点班、示范学院这样的“精英办学计划”,客观上也确实是在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很,但是也会牺牲掉大量机会成本。比如,某高校的示范学院本硕博试点班入学后签署协议需要在本校读研究生,而该校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可以保送清华大学的。
第四,关于出国留学。 现在中国学生出国的机会多,很多同学也会考虑大四毕业后出国深造。对于有这类打算的考生来说,大学的牌子就是重要的了。特别是中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上越来越高,选择一些有国际度的大学对于未来留学是很好的铺垫。另外,一些中外联合办学的大学,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或者是学校的国际项目对于毕业后留学是不错的铺垫。报考这一类学校或,就会比普通大学的普通更容易与国际接轨。
第五,相对平庸化。 “相对平庸化”是大部分大学生将面临的大一局面。“相对平庸化”是指学生进入大学后,同班同学都是相同的水平,相对地不像高中时那么。比如在清华,人人都要是全班第一,动辄就是市考生,不再有高中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而且,不同省份的学生水平差异还是存在的,要想在大学里靠成绩“转”做“交换生”等,仍旧需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