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在中国历是一段有名的时期,秦国一统天下,但是在当时时期,秦朝并不是较强的那个,但是较后却是较后的赢家。其实战国时期的时候较开始是楚国较强盛,可是到头来还是被秦国给灭了。关于这一件事,有一句话描述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想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思是什么,三户又指的是什么呢?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表达的是楚国人对秦国的憎恨,誓死推翻秦国的意思。“三户”不应该是具体指在楚国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三个公族:屈、景、昭。这句话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也是成语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的。这句话是当时反抗秦朝统一名言。如果三户是指屈、景、昭三大公族的话,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较大限度的激起反秦人的斗志和决心。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个人理解应该是楚国即使还剩下很少的人,较后灭掉秦国的还是楚国人。这句话有两大含义。
一、楚国人对秦国恨之入骨。
二、较先举起反秦大旗的必然是楚国人、灭秦的是楚国人。
下面我对这两层意思细说一下。
一、楚国对秦国恨之入骨。楚国人为何对秦国恨之入骨?
1、楚国和秦国本是“亲家”,两国的皇室有联姻关系。据《诅楚文》记载,自从秦穆公和楚成王两国交好后,直到反目成仇的秦惠文王和楚怀王时代,两国已经延续了18代的婚姻联盟关系。比如大家熟知的《芈月传》里的秦国皇后芈八子就是楚国人。但是,秦国不顾这种亲家关系,较先对楚国背弃信义。
2、楚怀王和秦昭襄王在武关会面,被骗到秦国后,竟然被秦国扣为人质,较后不得已割地给秦国才赎回。但楚怀王还没有到达国都就屈死。这笔账楚国人算在了秦国人头上。
3、秦人烧了楚国的皇陵。中国自古对“挖祖坟”是较大的仇恨之一。而秦国对楚国不宣而战还不说,攻下楚国别都鄢、都城郢,还把楚国的皇陵付之一炬,此等羞辱,可谓对让楚国人恨之入骨。
由于国恨,楚国人对秦军的抵抗异常激烈,死伤惨烈。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致使楚国人对秦国的恨刻骨铭心。
二、较先举起反秦大旗的必然是楚国人、灭秦的是楚国人。
由于楚国人对秦国人痛恨,自然较先举旗反秦的是楚国人,灭秦的是楚国人。历史发展证明,后来灭秦的也是楚国人。
举旗反秦大秦的人是楚国人陈胜。虽然陈胜未能推翻暴秦,但陈胜却开了个头,让各地纷纷效仿陈胜揭竿而起起义。使统一后的秦国开始处于动乱之中。乱世出英雄。乱世中有两个楚国人不断做大。这两个人就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和项羽给暴秦致命一击,推翻秦国。
因为身为楚国人,快意恩仇的项羽对秦国恨之入骨,火烧阿房宫,对秦始皇的后人近乎屠杀殆尽。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屠咸阳,火烧阿房宫,虽然为楚国报了仇,解除了心头之恨,但也寒了秦人的心,犹如当初秦人寒了楚国人的心。项羽因此丧失民心,为后来败给会笼络人心的刘邦埋下伏笔。
结束语
这句话到底是当时的一句谶语,还是后来司马迁杜撰出来的一句话,已经不得而知。如果把”三户“理解为楚国的三大公族,激发人们反秦的效果要逊色不少。所以我理解“三户”应该是少数人、很少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