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我国的大文豪,他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也影响了当时的时代,影响了那个时候的社会。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小学的文章教材当中就选入了大量的他的文章,但是在现在社会,因为社会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日新月异,一些鲁迅的文章慢慢的从中小学课本中删除了,其实一些人是不认同这样的做法的,那你们是怎样看的呢?
看法一:鲁迅文章大量的被编入中学课本是有历史根源的,他的文章表现手法及一些观点颇受当权派毛泽东的赏识,下面的人诌媚,所以大量文章进入了课本。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界,文学水平高于鲁作家的大有人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处处是投枪匕首,射向一切不平等的旧制度及贪腐落后愚昧无知,与其说是文人,倒不如说是个政治战士。适当数量的鲁文编入课本未尝不可,但是,文必称鲁迅则犹过及。1978年前,八个样板戏,浩然的巜金光大道》,还有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八亿人民八个戏,鲁迅走在巜金光大道》上。文学的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也要讲究多样性。众人皆知红烧肉好吃,但是天天吃餐餐吃,而且只能吃红烧肉,摄取的营养成分单调,长此下去,则有营养不良之后果。现在课本中,减少了鲁文,增加了古诗词,千百年来优美的唐诗宋词又出现在了课本中,这是理性的回归,是文学的回归。
看法二:时过景迁。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现在已属世界强国,正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之路,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政治地位也在世界前列之中,与鲁迅所处的年代有天壤之别了。而鲁迅的大多文章除了抨击时政之外就是揭露民族的所谓劣根即愚昧与落后,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很难理解和体会得到了,更因为他的文章行文古怪陸离读来拗口而不顺畅,不符合今天读者所认同的口味,故而删少亦属合理。属于教育青少年的文科课本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才可以延续民族的文化并使之发展的,黑暗与愚昧的年代既然已经远离,在那个年代出现的斗士还是写进历史留待研究去罢!
以上的两种做法,小编都觉得有的道理,我们还是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前进。当然,未来的教育事业还会有更多的变化,都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