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这个词语给人一种天气热的感觉,七月份的天跟火一样,从字面意思看说的就是夏季的7月份,天气很炎热。可是事实上“七月流火”的意思跟我们字面理解的意思完全是相反的,“七月流火”并不是说天气很热,热的都流火了,而是说天气凉的。是不是很神奇呢这个词语,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奇怪的词语的的出处,其实在中国的汉字语言中,类似“七月流火”这样的相反意义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在后文进行举例说明。
这个词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是《诗经》中难得一见的长篇,详细记录了西周前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整篇描写了奴隶终年终日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的悲惨情形。
“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是夏历(古代的一种历法,也有人说就是农历)七月,不是我们现在习惯的公历。(古书中的历法都是古历,不是我们现在的公历,这一点我们读书时要注意)。“流火”一词则与现代意义毫无相关。“流”为向下落,“火”为大火星(注意不是火星)即心宿二,“七月流火”就是农历七月,天上的大火星向下落,天气开始转凉了。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七月大火星向下落了,九月就要制作御寒的衣服了,十一月北风呼啸,十二月寒气冻人,没有御寒的衣服,该怎么度过这个年关?”。
类似“七月流火”容易因望文生义而误解的词语有很多,需要读者平时多辨别积累。现再举几例。
“呆若木鸡”,本意是指精神内敛的境界,现误用为比喻人呆笨,像木鸡一般。此成语见于《庄子.达生》。周宣王喜爱斗鸡,有个叫纪渻子的人给宣王训练斗鸡。过了一段时间,宣王问纪渻子斗鸡训练地怎么样了?纪渻子回答说,这只鸡看起来很凶狠的样子,其实心里很虚,没有自信。过了段时间,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这只鸡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想去斗,还有好斗的心理,还没训练好。再过了一段时间,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已经训练好了,它已经呆头呆脑,像只木头做的鸡一样了,说明它已经进入了的境界了,别的鸡一看到它,都吓得不敢靠近。
“朝三暮四”,本意是人用诈术骗人,现误用为形容一个人善变,类似于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于《庄子.齐物论》。有个老人喜欢猴子,用橡子喂养它们。后来橡子不够了,老人就跟猴子商量说,以后每天早上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橡子。猴子们一听,早上吃得比晚上的少,都很生气不同意。老人就改口说,以后每天早上吃四颗橡子,晚上吃三颗橡子。猴子们一听,早上吃得比晚上的多,都很高兴。
“呆若木鸡”、“朝三暮四”及“朝三暮四”是三个很容易被误解的成语,切记见到的时候,不要从字面意思翻译,不然会很容易闹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