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越《声声慢》吗?哪个艺术水准更高?
楠哥 2019-09-12 16:24:14

  《永遇乐·落日熔金》越《声声慢》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所作,在艺术水准上都是上乘之所,两个词的艺术风格虽然有所不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但是都水准都很高。如果拿《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想比较,仅从词的主旨和意思表达的格局层面,我认为《永遇乐》确实越了《声声慢》。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越《声声慢》吗?那个艺术水准更高?

  《声声慢》开篇所用的三句七组叠字,创造了诗词曲赋的,这也是这首词成为宋词名篇翘楚之一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以下我从这两个方面对此作了分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敌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怎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较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主旨格局

  李清照写《永遇乐·落日熔金》时已值晚年66岁,当时已是1150年(宋高宗绍兴20年)。在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李清照在南宋都城临安,看着南宋朝廷佯装繁华,街巷节日气氛浓重,心中回忆起年轻时候的自己在旧都汴京(今陕西),也曾精心打扮一番欢喜热闹地过节。

  那时还是南渡之前北宋时候,彼时的清照有相爱的丈夫,无忧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无数憧憬。然而这一切都因为金兵的铁蹄而彻底改变。如今回首种种遭遇,看着表面暂时的繁华盛景,曾为女子的李清照无心参与其中。她谢绝了乘着“宝马香车”的友人的相邀,为自己的遭遇飘零、为如今都城的表面繁华、为曾经的旧朝故都,她深深的痛惜忧伤,自哀神伤,于是写下了这首《永遇乐》。

  整首词通过元宵佳节时自己在昔日旧都和如今新都,不同心情和状态的对比,表达出怀念故都,抨击南宋朝廷不主北伐、只顾今宵有酒今宵醉的朝廷现状。反映了当时个体漂泊流离、朝堂不明、国土不安的黑暗无奈现实。

  关于《声声慢》有说法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晚年所作,也有说法是中年时因赵明诚纳妾而写的闺怨词。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后一种,清照的词风整体是清丽缭绕的,但所表达的忧愁和创作方式在南渡前后是有区别的。清照前期词虽写忧郁但并不悲苦,反而是一种信手拈来淡淡诉说的的感觉。《声声慢》全词凄婉悲苦,从风格来看更符合清照南渡之后,历经飘零后的创作风格。

  相较于《永遇乐》,《声声慢》全词是将悲苦愁绪倾诉而出,读来似乎只为诉愁绪,不做其他想。如果不是了解北宋灭亡带给李清照的巨大变故,很难从词面挖掘到除闺怨愁绪外其他更多的情绪立意,这也是关于《声声慢》的时间创作背景至今有两种说法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感受到,《永遇乐》相较于《声声慢》,因其词的表达主旨明确,表达出浓烈的家国情怀,所以就格局而言,我认为《永遇乐》是越了《声声慢》。

  艺术表达

  李清照在《永遇乐》中通过描写同为佳节时当下往昔的强烈对比,达到了抒发家国情怀、抨击南宋朝廷的目的。词中上阕中“元宵佳节,融合天气”后接“次第怎无风雨”的转折写法,直接达到了讽刺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安的目的,展现出的是一个才气高绝忠烈女词人的风骨。

  《声声慢》中开篇三句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创了古今诗词曲赋的,这七组叠词的运用也直接奠定了这首词在诗词文学艺术上的高地位。七组叠词让悲苦愁绪如珠玉般撞入人的心门,加之清照一贯娓娓道来、缭绕婉转的写法,使整首词在抒发愁绪的情感上起到了听者可落泪,闻者可伤心的效果。

  《声声慢》中因其七组叠词在诗词的稀缺性,和达到的艺术效果,我认为在艺术表达上是越了《永遇乐》的。

  较后关于《永遇乐》被认为是李清照较好的作品这一说法,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清照,其流传诗作堪称篇篇经典、首首名作,后人因个人喜好观点,心中自然有不同的答案了。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