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古诗词中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
楠哥 2019-08-20 15:36:46

  中国的古诗词西安伊顿精深,不光是因为我们的古人才华好,留给后辈们很多经典的古诗词,更是因为这些古诗词写的好。修辞手法是古诗词的一大集成,是鉴赏一篇古诗词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如果能准确找出修辞手法学生的鉴赏学习古诗词有很大帮助。平常学习中,咱们较容易的发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对偶、排比等,这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便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那还有哪些古诗句字也用了修辞手法呢?今天带大家学习古诗词中几种常见修辞手法并附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

  1.比喻

  是指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以起到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类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此诗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唐]王维《使至塞上》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宋]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此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唐]白居易《琵琶行》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诗中以“杜康”代酒。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可以使表达更突出、更鲜明。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李白《春思》

  这是一首较为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与“思”、“枝”与“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得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7、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阿鲁威《蟾宫曲》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唐]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0、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引人联想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容易给阅读造成影响。

  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所以需要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所表达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化用前人语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咏怀五百字》

  出自《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引用神话故事。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唐]李贺《李凭弹箜篌引》

  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诗人以此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1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译。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战国]屈原《涉江》

  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②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需要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起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需要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称之为“互文见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

  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见”与“闻”互文见义。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北朝]佚名《木兰诗》

  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其他常见互文见义诗句: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唐]白居易《琵琶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东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12、列锦

  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邵康节《花乡村景》

  “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13、叠词

  叠词一般起到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强调的作用。另外,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王安石《元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唐]李煜《浪淘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以上13种修辞手法就是古诗词中经常会遇到的,同学们重点赏析其中代表性的古诗句,帮助你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古人写词、写诗的魅力。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