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中小学阶段,有阅读习惯才可能有学习优势
胆小鬼 2023-09-14 14:55:57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习惯很重要,在孩子5,6岁的时候,家长们会培养孩子很多的生活习惯,为以后的漫长人生打下基础。那么在中小学阶段是否也是需要养成学习的阅读习惯呢?答案也是必然的,我们需要再中小学的时候养成阅读习惯,我们才可以很好的在学习中更有效率的获得知识。

  有位多年的老师是这样描述的:“和毕业多年的学生谈阅读,我们话语交叉部分不是很大,除了专业背景因素,也有趣味的不同。但我不解的是:他们对子女教育的判断有些是违背常识的,和我当年对他的教育不一样。这就是说,我当年教学的价值是有限的”。

  他们直言:老师教我们时,家庭对孩子教育基本是听学校的;现在家长QQ群里的危言耸听,让我们只能“从众”,听老师的则是冒险了;老师说“最重要的是阅读的趣味和习惯”,可是孩子一次测验少考几分,从任课教师到班主任,都会给孩子施加压力,而少读两本课外书,对学习不会有影响。

  不能不说,一些教师和家长认定的“尖子”其实不过是考试机器。目前的考试制度造就了一大批这种没有阅读兴趣,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能力,却善于利用考试模式取得各种证书或文凭的精神白痴。在中学招生咨询处,常能看到家长摊开一堆五花八门的证书,喋喋不休地讲述孩子如何优秀,旁边站着一名表情呆滞的孩子。

  有大学教授叹息,高分录取进来的文科大学生,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往往是空白,甚至不如社会上的一般人;他们所知道的教授或作家,至多是中小学课文的作者,除此以外,几乎说不出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如果问他最佩服哪位学者,他会想一想,说“余秋雨”“季羡林”。这可能已经是他的全部,你肯定不敢再问了,再问就要闹笑话。

  应当在中小学阅读的东西,到了大学或是走上社会后再去补,一是不可能,二是失去价值意义。读书是一种习惯,至于怎么读?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其实已不需要教。如果学生在幼年没有养成对阅读的兴趣,到了中学,用反复强调或考试施加压力,作用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目前最困难的,是社会(也包括学校)误把“阅读”当作“语文”的教学内容,而没有认识到它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粗鄙,造就了恶俗不堪的社会物质化。学生看到,在这个社会,不阅读的人也生活得非常愉快,在学校,那些没有阅读积累的人,也照样能胜任高中应试教学,没有文学阅读经历,没有审美经验,不影响他(或她)在这个社会如鱼得水。

  课堂走出了高考高分的学生,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达到建设文明社会需要的水平,这种规格的劳动者能够适应生产线的需要,但是他们缺少想象力与好奇心,缺乏能够发展这个国家的创造精神。

  学生只要放弃为克服恐惧的“补习”,每周就可以省出一天或半天时间,如果他因此养成了自由阅读的习惯,两年下来,他的阅读量可能比热衷恶性补习的同学高出五倍到十倍,甚至更多(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阅读)。

  文明教育中长大的学生,自幼接触美好的故事,广泛的阅读滋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总是能睁大眼睛观察世界,对新鲜事物怀着惊喜。他们在阅读时,能想象出场景画面,判断事物内部的联系,推导出可能发生的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互相作用、推进,美好的故事抚慰着心灵,他经常能从阅读中获得启示,自我激励,逐渐获得“境界”。

  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显然不同一般,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超过一般人。因为有阅读作向导,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