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在即,家长们也跟着紧张,现在在这么卷的社会氛围中,我们家长和孩子的学习存在焦虑。那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以怎样的心态来和孩子相处,可以让孩子后面的期末成绩可以更上一层楼呢?
聪明家长这样帮助孩子复习
01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复习。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复习,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02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学习、复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03不指责、不抱怨
如果发现孩子的复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
04万万不可代替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05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时间紧,任务急,孩子也开始着急了,于是实施起“题海战术”,利用最后的时间狂刷题。
其实,这并不是良策。一味刷题,孩子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只会导致重复做题,不会的还是不会。
学习就好比一桶水,水桶就好比孩子的大脑,里面的水就是孩子学习的知识。如果水桶有很多漏洞,任凭再努力往里装水也装不满。而学习就是一个装水的过程,只有把漏洞补好了,才能源源不断地蓄水。
期末复习,最好是花点时间来进行查漏补缺,才能对症下药。把之前的考试试卷翻出来,把其中的重要题型和易错题型再认真做一遍;把自己整理的错题本再过一遍,及时梳理还不懂的知识点;找到自己薄弱的章节,直接学习、复习和检测小节。只有找出不足并持续改进,才能让孩子在期末考试中不留遗憾。
4个方法帮孩子克服考前焦虑
期末考试前,孩子难免会有焦虑的心情产生,考前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
1、考前看不下去书,总想干别的事情,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复习。
2、紧张、担心,总是觉得自己会失败,尤其容易想到以前考试的状态。
3、快到考试情绪就特别暴躁,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
4、过分重视考试结果,考得好就特别高兴,考得不好就特别沮丧。
5、出现呼吸加快、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尿频尿急等情况。
如果孩子有以上5种表现,那就要注意,有可能是出现了“考试焦虑症”。
01家长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心态
教育路上,一定要培养孩子积极良好的心态。这样他才会正确看待挫折,有效释放压力。
家长的心态影响孩子的心态。期末复习期间,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告诉孩子:始终以平常心看待考试。努力第一,成绩第二,只要这次比上次强就好,脚踏实地取得进步。
02减少催促,不要过分指责
家长平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到了期末才一直催促孩子复习。时不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指责孩子。这些,都会进一步催化孩子的焦虑。
当务之急不是催促、指责与抱怨,而是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改善方法,提高效率。
0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最好在复习之余,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出去走一走,聊一聊心里话。了解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有怎样的压力,压力从何而来等等。只有完全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
04经常肯定和鼓励孩子
越到期末,孩子的自信心就越弱,正因为自我怀疑,才会出现焦虑。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多鼓励,让孩子保持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从而告别焦虑情绪。
高效的复习方法
01做好复习计划
统筹期末复习总体情况,按学科划分、归类,再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做计划。背诵、听写类的可以安排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进行;朗读可以安排在早晨进行。如此,规划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复习计划,那么各科目的复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02番茄时间法
能不能看得进书不在于看多久,而在于有多专注。手机、社交都可能分散注意力。
使用番茄时间法,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法就是一个训练,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升级到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
03思维导图法
复习要重视背诵,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尤其涉及背诵量很大时,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在检查背诵效果时用思维导图法。
每个词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头脑里又梳理一遍,从而提高背诵的效率。
04任务分解法
根据一定的原则,把要完成的整体复习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再把小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单元任务,然后逐个击破,这样更容易完成复习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可以给孩子一点奖励,以激发学习动力,复习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心理,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期末复习中。所以家长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成长,当然这里我想告诉各位家长的是,学习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应该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