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很委屈,明明自己已经的努力了,可是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不能有好成绩,所以感到的委屈。其实大家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次伊顿教育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对于学习,努力是基础,方法是武器,较终的结果才是两者结合之后的展现。因此想要更好的去实现双管齐下,那么下面的这些误区,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明明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大概是不少同学高中时期学习的困惑所在。一些同学学习三分钟热度也往往是这个原因。
但你终究要知道,学习本就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情,你需要坚持很久,才能看到成果。
本文整理了成绩总是不见增强的五种原因,看看你中了吗?
1、原因一:学习方法错误
学习方法不对。很多人长时间学习,只是沿着原来的老路一遍遍走,根本没有思考学习方法的重新架构,怎么可能有提升。
和班级里成绩不好却很努力的人一交流,总发现ta整个学习方法很落后,跟我初中一个水平。
这就罢了,问题是不会改进学习方法的人,读多久都没有用。
@九日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结果导向思维。
比如说,背单词,那么背单词其实是有很多种方式的,你可以只背单词,也可以背句子来背单词,也可以通过背文章来背单词,也可以通过高频率对话来背单词;即使是只背单词,也有这几十种方式来实现。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差的学习者往往只从老师那里学来一种方式之后就一直坚持下去,而根本不去尝试其他路径。
好的学习者则永远是不断尝试新的办法,并且一边学习一边观察着自己的状态,从而决定什么是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果一个差的学习者不幸拿到了不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他很可能会事倍功半;而一个好的学习者会不断地尝试,较后达到事半功倍的状态。
这其中在观念上的根本区别是,差的学习者认为学习是一种线性的过程,只要按部就班就会有成果,所以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完成任务方面,单纯以完成了多少工作量衡量自己的学习。
好的学习者则敏锐地意识到了学习这件事情极大的波动性,也意识到结果才是有价值的衡量标准,所以会更有意识并且更敏锐地掌控自己的学习。
我始终觉得其实大部分的人智商都差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意识才是较关键的区别点。
2、原因二:时间不够
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过程
@王俊
从努力开始学,到真实可见的成绩飞跃,这里有一个3个月~半年的潜伏期。
很多学生不明就里,一段时间努力学没看到结果就开始自暴自弃起来,由此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此丧失。
在纸面上反应出来的学习成绩的推升,需要3个月~半年的坚持;如果想把全身的细胞替换成“学习细胞”,那么努力学,坚持半年是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出发,你就可以明白,高考学习为什么需要从高二下半学期就要开始准备起来的道理。)
学力的提升 = 意识(密度·质)x 量(时间·数量)
学习不是一个立竿见影就能看到成果的东西,特别是反应在成绩上时。
学习不等于结果,学习是一个过程。
3、原因三:"学会了"不等于"考好了"
很多同学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平时刷题练得好好的,到了考场上遇到相似题目反而不会了。
这是因为,“学会了”不等于“考好了”。
考场对人的要求与平时刷题不同,考场上需要你分配好各个题目的时间,考场上需要你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题目,考场上你会紧张会有压力。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你解题。
怎么克服这些问题?
你需要在平时把题目刷得再熟练一些。
无论在哪一场合上,你都不会算错1+1=2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算式你已经太熟悉不过了。当你对高考的考点也做到如此熟悉的时候,也就不必担心学会了考不好这个问题。
4、原因四:临考心态不好
临考心态不好,同样影响考试成绩。很多人对平时的小考看得太重了。害怕被同学过,害怕对不起父母,害怕被老师看不起。
越是背负着这样的心理负担考试,越会考不好。
因为你拿到试卷后,总给自己解题以外的心理压力:这次要考过XXX,这次要考第一的人是考不好的。反而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好每一道题目上。
因此,考试时放松心态,也许你反而会看到成绩的提升。
5、原因五:考试总有发挥失常的情况
也许你这段时间都在复习三角函数的知识,这次考试偏偏立体几何的题目比重大一些,于是你觉得自己那么努力却仍然考不好,于是开始自暴自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不能希冀每一场考试都能满足你小小的虚荣心,每一门考试并非都会把你刚刚复习过的题目出进试卷中递到你的手边,那么因为一些尚且没有复习到的地方,一些尚且存在的漏洞而在一场考试中没有考好,也不需要太过紧张。
其实,等你们上了大学,你会发现你已经不记得自己一次模考的成绩了
你们会像忘记log函数一样忘记高中每一次或高或低的成绩。较终对你重要的只有高考成绩。之前的每一次考试其实都是在给高考查漏补缺。分数低了正好可以发现更多漏洞,总比高考成为你暴露漏洞较多的一次考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