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高三复习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放烟花 2023-01-29 11:53:13

  高三复习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高三备考复习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发现部分高三学生思想压力过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现浅谈几点建议或意见,仅供逆行中的高三学子参考,希望有所启发。

  一、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1.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努力为什么不见效果?2.一遇大考就紧张,考试密度大,让人焦虑厌倦,如何调整?3.改过的错题仍然错,前面记,后面忘。怎么办?4.只剩五个月的时间了,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二、应对策略及建议

  1. 真正付出才有丰厚回报——关于“觉得个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问题的应对建议

  每个人在奋斗拼搏的征途中,有的时候,即使知道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我们却依旧选择坚持付出。因为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这是真理。只有付出才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唯一出路。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评价自己的付出,要问问自己:

  (1)你是一直坚持付出了三年,还是中途觉醒者?这涉及到时间成本问题。理论上,坚持付出的时间越长,回报才可能越大,两者成正比。如果高一没学好,高二没好好学,结果指望高三一年就可以超越别人,你让那些勤勤恳恳学三年的同学情何以堪?

  (2)坚持付出了三年,可为什么还不行?那就要反思一下,你的学习习惯良好吗?学习方法正确吗?你的付出货真价实吗?如果是任何知识都掌握了个大概,任何题型都模模糊糊有个印象,很少训练出有顽固的条件反射的精准的学科应变能力,那你的付出就是有大缺陷的。如此坚持了三年,可以说恐怖至极。一是学风不纯,二是恶习养成。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同学正是处于这样一种伪付出状态?时间越长,挫败感将越大。

  (3)判断付出与回报的参数是否客观?一般地,大家都会以某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前个人的专项投入相比较。成绩提高了,就觉得付出与回报相和谐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概率现象,涉及到考试命题的规律问题。对每一个学科而言,高考考查的题型结构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涉及到的考点也不太会有大的变化。但是每个考点每个题型对应的具体考题却是变幻莫测的。比如同样是语文病句修改这个考点,上次考题可能是一道“结构混乱”题,这次可能是一道“不合逻辑”题。如果你考前把精力主要投放到“结构混乱”病句修改专项训练上,结果面对“不合逻辑”题目时又丢了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凡是高考考查范围之内的考点、题型,尽可能全覆盖,不留死角。也就是说,付出必须要竭尽全力,不能心存侥幸。不能着急,要稳打稳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相信“真正付出才有丰厚回报”这个名言的形成必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回报少是因为付出还不够多!

  2. 反复考试就是百炼成金的过程——关于“考试紧张、考试多焦虑增加” 问题的应对建议

  (1)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就到考试中解决。

  关于考试紧张的问题。有些同学一到考试就紧张,那就在纸上列出导致个人紧张的原因有哪些。是总担心考不好而紧张?那这样的紧张是应该的,学习的过程就是“紧张有序,严肃活泼”,考试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环节,更应该紧张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应激反应。只是若明知道个人漏洞挺大,还想考好,又担心考不好,怕这怕那……那你太贪心啦!

  日常考试就是一个帮助考生发现问题的方式与途径,这样的考试考不好大可不必紧张。每一次“考不好”,只要我们科学面对,都是一次进步的好机会。面对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同样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敢说自己能“考好”,你只要平心静气,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试题完成就行了。

  至于说这次题难不难,我做的对不对,张三考得好不好,李四比我强不强……这些八卦心思,你就像打地鼠一样,它们一冒头你就学会克制。或者喝水,或者深呼吸,或者搓搓脸,或者挠挠头,集中注意力到试题上。坚持在平时考试中训练,必然会越来越专注,也越来越沉稳大气。

  (2)高考前每周两练或三练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关于考试焦虑增加的问题。各校都相对加大了训练量,同学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多少产生一些焦虑情绪,这也是正常现象。届届如此,年年这般,当然,焦虑多了必然会有消极影响,我们还是要重视它,并祛除它。首先要分析焦虑的成因。有的是屡考屡败,总是心不随愿,让人备受打击;有的是面对这样机械、单调的“考试+讲评”的学习生活,觉得压抑沉闷,没有积极性;更多的是因为考试密度加大,这次考完讲评后,还没来得及解决漏洞点,新一轮考试又来了,新的漏洞又出现了,问题摞问题,漏洞加漏洞,就是没时间,这最让人抓狂……

  找到了原因,接下来就要解决它。针对屡考屡败的问题。首先要端正成败观,好坏观。任何一次考试的排名与分数都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资讯而已。一次考试的排名好、分数高不见得隐藏的问题少,反之,排名差、分数低不见得存在的问题就多。当然,一直很稳定的好与高和一直很稳定的差与低还是能说明问题的。正视自己,悦纳自己,才是激励自己,突破自己的根本。针对长时间考试训练让人压抑的问题。建议每天抽时间做适度运动,到户外散散步、自由慢跑、打打球、跳跳绳、喊喊口号、唱唱歌、开心笑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每天自我调节,不能长期闷坐。否则效率会越来越低,身心会越来越疲惫。

  针对没时间补漏洞的问题。这要辩证地看,要先弄清这些问题是知识型漏洞还是能力型不足。若是知识型漏洞,那你要么是遗忘了,需要重新背记,要么是压根没弄懂,需要请教别人搞清楚;若是能力型漏洞,那你需要在“考试训练+反思总结”中寻找提升。这样以来,诸如语文学科中不清楚“小说的视角”“引号的作用”等这样的知识型漏洞就可以列出短时计划,见缝插针,考试以外去解决;“审题不准”“解题速度慢”等能力型漏洞就主要在考试训练中去提升,每周的练习就是不断解决能力型漏洞的最佳途径,需要你做出规划,有意识配合老师们的训练,这一点,各科老师往往也会在考前强调诸如“综合科目考试时间分配”等注意事项。如此,时间分配的问题也就不那么尖锐了。

  3. 备考的根本就是与遗忘斗智斗勇——关于“原题仍错,前记后忘”问题的应对建议

  (1)遵循遗忘规律记忆。

  在复习备考中,不管是文科类各种文字材料、解题思路、典型习题,还是理科类的公式、定理、解题方法、典型习题等,都需要记忆巩固。可以说高考的本质是考查一个人的记忆力。高三现阶段记忆以逻辑关系记忆为主,辅之以形象记忆,但我们发现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早就做了研究,并为帮助人类保持相关稳定的记忆力,专门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以此揭示出遗忘规律。根据这个“曲线”,我们就知道记忆过的内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是最佳的?为方便直观体验,我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转化成“遗忘规律统计表”。

  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背诵或练习过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之后的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由此发现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同时,我们要利用好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醒后。因为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 叫前摄抑制(先摄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的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另外根据研究,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很宝贵。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睡前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所以说“睡前醒后”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为加强记忆,我们还要利用好古老而又实用的记忆诀窍——温故知新。复习是记忆之母,我们巩固所识记过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复习!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2)用顽强的毅力去巩固记忆。

  其实,大家自进入高中以来,关于如何利用记忆规律复习巩固的话题老师们必然讲过不止一次,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能够按照该规律坚持实践超过一个月。意志力薄弱、怕吃苦、没有计划性……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仅是影响今年的高考,而且会左右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因此,建议每一位同学从现在做起,立刻改变。还有五个月,完全来得及巩固记忆绝大多数内容。

  如何做?梳理各学科需要巩固记忆的内容,做到总量清楚,合理分配时间段,做到专时专用。把必须背记的关键知识点至少在考前安排背诵两或三轮,比如语文的64篇、英语的典范表达、理科的重点公式等;把必须掌握的必考点对应的典型试题至少在考前再动笔重做一到二遍,比如语文的古诗词鉴赏四大考点涉及到的有关典型试题、文理科综合学科的情境应用类试题等。

  这些内容量大、点碎,加之每周频繁练习,心态实时波动,真正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是,高考选拔的就是思维敏捷、意志坚韧、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学们,不管你昨天怎么样,只要你今天开始对自己发狠,永远都不算晚!

  4. 冲刺阶段,要做好减法与加法

  做好“减法”,就是要果断舍弃自己不会的,永远做不对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我们每个人对各学科高考试题结构、考点热点与难点以及对应的典型考题也都相对清楚,一次次模拟练习,惨不忍睹的分数背后就是一个个知识与能力的漏洞。现在还有时间,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专攻,但有些必考点问题是过去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的,等到剩下的两个多月也不能有效突破,对于这样的必考点,明知不论经历怎样的身心磨砺都是在浪费时间,那就果断放弃,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与勇气。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减法”是为了总分能够有效“增加”。

  做好“加法”,就是要紧盯大多数对或半数对的必考点,集中火力突破,力争每周都能相对巩固一个“增分”点。比如语文“病句修改”这个必考点,就是要回看一轮资料、梳理所有已做该题点,比对梳理个人出错点。凡是属于知识点混乱的要理清,属于遗忘的要记牢,属于应变能力差的要多积累典型试题,并且要收集该考点近年各类型真题反复练习、总结,做到“类+例”通透。做到这些,理论上就能在短时间内使一些必考点的正确率大幅提高,若科科如此,大幅增分则是必然。

  总之,最后仅剩的有限时间内,不论出现多少问题,首要的是要调适心态,稳定状态,摆正姿态,不慌乱。其次就是要正视问题,弄清成因,选准对策,不盲从。最后就是要做透典题,提高精度,练快速度,不停步。相信每一个有志者通过真正付出,都能迎来高考的大成功!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