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浙江省2023年1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有哪些注意事项?
放烟花 2023-01-11 16:41:22

  2023年1月浙江省选考科目思想政治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标本结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2023年1月浙江省选考科目历史的命题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2023年1月浙江省选考科目地理试卷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2023年1月浙江省选考科目物理命题全面依据新课标课程内容、核心素养和评价目标;结合浙江教与学和物理选考的实际。

  思想政治

  一、命题意图

  1.彰显“立德树人”学科价值功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新高考如何彰显这一学科功能是学科组重点思考的问题。学科组通过选材内容的优化、设问方向的调整、参考答案及分值设置的引导,使得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进一步得到彰显。

  2.锚定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色,所以,如何通过命题改革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也是本轮考改的重中之重。学科组通过结构化评价情境的创设、富有创意的学科任务的设置、科学合理的试题参考答案及多样化评分标准的研制,为基于核心素养的纸笔考试评价提供了新路径。既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保障,也为各高中学校进一步深化课改提供了支撑。

  3.呼应“大稳定、小调整”的要求。站在新老课标、新老教材的历史交汇点,依据省教育厅“大稳定、小调整”的要求,学科组从考查的内容布局、题型设计、难度结构、分值分布等维度着眼,一方面承接原选考的命题要求,同时对主客观题分值安排、设问方式、评分要求等进行了适当调整。这使得试卷呈现出整体稳定略有微调的局面,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优点,又呼应了新高考改革的现实需求。

  4.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兼顾高中实际。本次命题紧紧围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为命题内容框架,以学业质量水平为测试评价标准,充分吸收了课标中“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等内容。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各高中学校的教学实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与思维》等模块命题中坚持“低起点、稳起步”,力求实现平稳过渡。

  二、试卷布局

  1.保留原试卷中的题型。新高考以来,浙江选考试卷一直采用判断题、选择题I、选择题II、综合题四类题型。考虑到“大稳定”的背景及要求,试卷仍采用了这四种题型。

  2.优化了主客观试题分值比例。在突出核心素养考核的背景下,改变了浙江卷一直沿用的主客观比7:3的比例,而调整为6:4的比例。

  3.调整了各模块考查分值。本次选考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与思维》两个全新的模块。其他模块内容与老教材相比,也做了整合重组。因此,各模块考查的分值也进行了必要的合理规划和设置。

  4.确定了各模块难度要求。鉴于各模块的内容和特点,本次选考命题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部分的难度为稍易。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难度次之;选必内容难度值控制在稍难。这样的难度布局,使得各模块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梯度,也符合各模块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三、试卷特点

  1.平稳为主,稳中求进。如上所述,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次选考,命题坚持以稳为主,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指引下,并做适当调整和创新。一方面,试卷延续近年一贯风格,题型结构、知识分布、命题立意和整卷难度等方面均保持稳定。试题文字精炼、表述清晰、设问明确,减少学生阅读障碍,考查内容分布力求均衡等。另一方面,试卷在整体立意、任务设计、参考答案、评分方式等均有创新,实现了稳中有新、稳中有进。

  2. 素养为要,知识为基。在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背景下,试题突出对所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学科组通过情境组织和考查任务的创新设计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整卷有大量结构良好的情境,另一方面,试卷设计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考查任务,试题立意高,既要求学生整合教材主干知识,同时又要依据题中给定的背景材料并对确定的观点进行驳斥,借以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有效整合,又强调了在新情境中的有效迁移,题中“评析”的任务要求更是学生高阶思维的具体展现。

  3.广度深度,相得益彰。本卷既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既要看所掌握的知识的量,也要看其内在的逻辑是否实现了优化重构。深度,则侧重考查具体知识的理解程度及迁移运用。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的大背景下,深度与广度的有效穿插,能有效保障命题目标的达成。本次法律与生活模块的命题特点鲜明,侧重考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这种“深一度”的考查,更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

  一、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试卷突出高考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引领的积极导向,强化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奋斗、品德修养、法治精神、文明互鉴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寓教于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汲取历史智慧,提高民族复兴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历史眼光,以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选择题的素材选择和答案设计,充分体现育人要求。如增进浙江学生自豪感的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1题;开辟中西交通道路、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第3题;彰显新中国成立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成果的第9题;新时代取得的“挽救全球数百万生命的医学进步”的第10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第15题;列宁认真听取和记录三位农民倾诉的第16题等。

  非选择题主题鲜明,知识点融会贯通,点线面纵横交错,力求体现考查的创新性、综合性。在考试内容中注重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如“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的第23题;聚焦中国现代化的第24题;探究文明互鉴的第25题。第23题以习总书记指出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主线,串连百家争鸣、秦汉治国理念、唐朝三省六部制、《唐律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主干知识。三道大题立意殊途同归,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二、选必融通,综合考查

  试卷采用“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增强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服务于为国选才。

  试题重点考查学生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选必融通特色:纲要是基础,选择性必修是递进与拓展,原始察终,达成古今中外知识的融通。如第3题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西汉、唐朝、元朝等朝代在西域范围内设置的管理机构或派驻的官员,素材、答案来自于《纲要》《选必一》等。第24题将中国的现代化置于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中,要求中外知识点横向整合:材料一引导学生将中国的洋务运动定位在19世纪上半叶特定的时空框架中,迁移《选必二》所学,回答近代工业企业采用的现代因子;材料二定位在20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危机背景下,要求学生分析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阻碍现代化发展的新因素;材料三突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现代化实现历程中的划时代意义,最后要求综合三则材料的关键信息,总结出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吸收世界现代化的优秀成果等等。

  三、稳中求变,引领课改

  在改革“小步走、不停步”的渐变思想指引下,试题稳中求变,从浙江省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出发,不考繁难偏旧,着重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力求必修、选修知识的广覆盖。在试卷难度、模块分布、题型结构等方面保持稳定,精心设计,巧妙营造历史情境,兼顾服务高考选拔与引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评模式的有序优化。

  命题坚持以课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变化主要体现在减题量、提质量上,如选择题由原来的25题减少到22题,凸显区分度,分为基础题17道(各2分)与提升题5道(各3分)。5道提升题具有思维含量,侧重从古文史料阅读与分析判断、空间定位、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等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第22题,情境创设新颖,内涵丰富。非选择题由原来的4题10问改成3题8问,25题还增加了综合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这些变化与时俱进,及时回应了高中课程改革,避免试题模式的僵化、固化。

  试题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情境生动多样,有文献史料、时间轴、示意图、历史图片、油画、数据图等,卷面美观。非选择题提升了思维含量,每题都有“根据材料概括”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然后通过结合所学,多层设问,立体考查,力求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既能获得基本分数,又需要充分调动基础与主干知识来迎接难度挑战,体现整卷的区分度。

  试卷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难度设计思路一致,均保持由易到难,低开平走的态姿,梯度鲜明。试题难度值分布力求整体体现“下有托底、上有封顶、中有长腰”的区分度,体现人才选拔功能。充分发挥高考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与高中教育教学同频共振,逐步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育人格局,构建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学回归课标、服务育人。

  地理

  一、坚持立德树人,彰显二十大精神

  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将家国情怀的教育元素与祖国大好河山紧密结合,将二十大报告精神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试题以具体的地理事象为依托,以问题视角为指向,引导学生在地理事象中进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体验,在体现学科思想性、科学性的同时也增强时代性和应用性。

  二、创情境炼思维,服务人才选拔

  试卷重视情境设置、强调迁移应用、鼓励思维创新,体现了试卷既是服务人才选拔的标尺,也是导向教学的指针,更是引领潮流的旗帜,反映选考命题的国家意志,塑造出地理试题的现实生态,引领地理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试卷选材内容广泛,涵盖人文、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等多个领域,创设能够触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主题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纠正部分教师“模板答题”的教学倾向。四个小题的设置从小尺度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到大尺度的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设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有纵向的联系也有横向的拓展,从描述、解释到分析、阐释,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运用到迁移和辩证的思维进阶,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三、重主干导教学,落实新课程标准

  试卷充分考虑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依据课程标准,试卷以真实的地理事物、事件和现象为载体,注重主题载体的实用性、情境信息的有效性和问题设计的学科性,注重基础内容,聚焦主干知识命制题目,发挥引导教学的功能。依标施教、依标命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和考试定下基调。

  四、图表丰形式多,凸显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把诸多信息蕴藏于图表中,考查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和图图转换、图文转化能力,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本试卷图表数量多,共30幅;呈现信息的方式多样,除了文字表达还通过表格、景观图、环形图、饼状图、柱状图、区域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信息。

  试卷总体体现科学性、原创性和公平性。优化试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与生搬硬套的备考方式。强化地理实践力等关键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加强学习针对性,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应变能力。活化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变化的现实问题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使试题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凸显出选考地理试题内容改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引领作用。

  物理

  一、稳中有新 展现新课标成果

  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确立“稳中求新”的思路。“稳”体现在核心知识点、实验题、以及保持适量的容易题。容易题考查重要的基本概念、重要规律及其简单运用。整卷简明且“友好”地呈现试题内容,保持题目很容易入手,设问由简单到复杂。“新”体现在展现新课标成果。

  二、学科育人 评价重核心素养

  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内容中重要的物理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同时这些试题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背景,弘扬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既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分层设计 满足高校选人才

  根据学业质量水平的不同要求,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层次、试题情景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合理设计试题区分度,确保试题合理梯度,适度区分不同学业质量水平。同一题型不同难度的试题保证合理的梯度。

  化学

  一、立足基础、重视学科必备知识考查

  试题基于新课标,立足学生学习基础,紧扣教材,全面考查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例如,选择题第1题至第10题,分别考查了物质分类、化学基本用语、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必备知识。既发挥基础内容在培养关键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利于引导师生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并落实基础,体现测试的基础性要求。

  二、导向素养、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

  基于素养导向,承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各级水平要求,重视分层选拔功能,考查学生信息获取、思维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将化学学科情境素材选择与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目标相匹配,科学调控情境的熟悉程度与每小题问题任务之间的连贯性,每个大题入题容易,但全面深入较难,让不同的学生在考试中均能有较好地表现。问题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考查学生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思维水平,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要求。

  三、重视情境设计、凸显学科价值

  坚持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精选真实、有意义、体现化学学科价值的生产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将“核心功能”要求融入具体试题中;精心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具体问题任务,突出化学学科思想,问题指向考查学习掌握能力、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些试题既很好地测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要求。

  四、注重知识迁移、适度体现创新

  试题命制中十分重视知识承载学科核心素养功能的考查,即学生在面对不确定的真实情境中,能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合理运用化学学科的认识角度和思路分析解决问题,考查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都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很好地测评学生是基于题给信息的理解还是基于平时学习的简单记忆,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及适度的创新性要求。

  生物学

  一、遵循一个标准

  在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新形势下, 生物学学科组选考命题坚持把课程标准作为唯一命题依据,把考试的认知内容范围、认知能力要求、命题立意等方面限定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这既有利于实现考试的全面性、公平性和标准性,也有利于引导教学依标施教,应教尽教、学足学会。

  二、凸显二个特色

  1.试题情境生动。以情境为设问载体,有利于考查学生在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每一道试题均设置了合理的情境,情境生动,叙述明了。试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课标要求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如第1题以“双碳”为情境,第2题以试管婴儿、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为情境,第22题以研究如何提高某植物产量为情境。

  2.实验考查突出。强化实验考查是本卷的重要着力点。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情境既有课标建议开展的科研实践,也有对科学研究案例的分析。如第16题(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课标中明确要求的。实验能力考查的考查目标包括:关于对照实验的变量设置水平的考查,关于实验设计评价能力的考查。

  三、实现三个功能

  1.试题选材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

  2.考查内容体现服务选才的基本功能。试卷从内容覆盖、样本选择、考查维度等方面保证了生物学选考试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试题难度分布合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相应的试题加以区分。

  3.考查目标有力引导教学减负提质。从认知内容角度看,生物学选考试卷重点考查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重点考查对生物工程和技术中有关原理的理解。生物学选考试卷不考查细枝末节、不考查纯识记的知识,把基础知识放在具体情境中加以考查,引导高中生物学教学避免死记硬背、减少机械刷题,引导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聚焦大概念,把对主干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教学的重点。

  四、指向四项素养

  生物学选考以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等主干知识为依托,考查学生的四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1.着眼必备知识,指向生命观念。如第4题,以缬氨霉素这一离子移动载体载运K+为情境,考查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第11题,以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水解的机制为情境,考查学生的稳态与平衡观;第13题,以海岛上蜗牛物种的演化为情境,考查学生的进化与适应观;第23题,以植物的“源”与“库”的关系为情境,考查学生的物质与能量观。

  2.基于生物学原理,指向科学思维。如第17题的逻辑推理基于特异性免疫的原理,第25题的逻辑推理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第20题在考查模型解读能力的基础上还考查了基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推理能力。

  3.基于问题解决策略的构建,指向科学探究。生物学选考试卷通过考查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和实验评价等途径,考查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水平。

  4.紧贴科研生产生活实际,指向社会责任。生物学选考试卷的情境紧密联系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人体健康等现实,引导学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过程中辨别迷信和伪科学,认同科学生态观,崇尚健康文明。

  五、优化五项设计

  生物学选考试卷涉及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对试卷结构、试题形式、试题难度、考点分布和试题表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优化。(1)试卷结构清晰明了,包括二个大题,一是单项选择题,二是非选择题,试题数量合理,有利于考生考出真实水平。(2)试题形式稳中有变,单项选择题保持四选一形式,新增了2道选择题共同一个题干的形式。非选择题中除了填空和选择填空外,适当增加了需用句子回答的简释题,加强了原因、理由和依据的分析要求。(3)试题难度层次分明,整体难度基本稳定,不同难度的试题用于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服务于选考的选拔功能。(4)考点分布全面均衡,所考查的认知内容分布,在充分考虑课标大概念的基础上,又不作平均分配。(5)试题表述简洁易读,试题材料不过于复杂,不使用复杂长句,避免材料冗长而影响对生物学素养的考查。

  技术(信息技术)

  一、坚持立德树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试题设计时重视渗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发展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适应性,遵守网络空间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立足课程标准,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命题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水平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表现、相关模块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等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数据抽象的基础上,发现、利用模型特征,探索数据的组织与存储方式,进而分析、推理算法逻辑,体会合理的数据结构对于优化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层层深入检测学生计算思维。

  三、围绕学科大概念,关注学科核心内容考核

  在设计试题内容时,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学科的四个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尤其关注学科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

  四、依托真实情境,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设计时,注重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了解、理解、探究、运用等不同能力层次上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技术(通用技术)

  一、强化育人导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引导学生成为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依据课程标准

  准确理解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和内容标准确定试题水平等级和内容范围。例如,第8题、第9题都是考查工程思维,但依据学业质量水平,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素养导向的命题,出发点是核心素养。在素材筛选时,不是先考虑内容的分布,而是明确可以考查的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和水平,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或任务、参考答案或作品要求等都围绕达成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进行设计。注重核心素养的覆盖面,注重设问的引导性,指向核心素养发展。

  四、凸显思维考查

  本次命题凸显对工程思维的考查。注重不同维度和层次工程思维的考查。

  五、注重创新设计

  本次命题注重对创新设计的考查。

  六、体现动手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本次命题从考查物化能力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