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站点
秦学官网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蕴含着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反映了家庭的什么现象?
小蜜蜂 2019-09-16 11:54:31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弄死了一只蟋蟀,而的害怕自己的家人惩罚自己,较终在心理的各种煎熬下,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听起来是的荒唐的,不过这也反映了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一个小孩子的世界可能是比较极端的,死非黑即白的一个世界,大人们要时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聊斋志异·促织》中的小男孩以及其父母能够这样做的话,这个故事也许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蕴含着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反映了家庭的什么现象?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今天,我们的摘抄句子来自古代小说《聊斋志异》当中的《促织》。

  “促织”?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其实,“促织”就是蟋蟀的别称。而我们的摘抄句子呢,讲的就是两个人斗蟋蟀的事情。

  作者蒲松龄在这里写道,蟋蟀的主人撩拨了它好几次,突然,这只小虫子跳了起来,猛地一下往对手的方向冲了过去,张开尾巴,伸出须子,一口咬住了对手的颈部。

  这可真是一只凶猛的蟋蟀啊!它这一战赢得了众人的喝彩,连带着它的主人成名都有了面子,得意了起来。那么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当时,皇帝喜欢斗蟋蟀。地方官投其所好,每年都要当地的老百姓进贡勇猛好斗的蟋蟀,就为了讨皇帝开心。

  这可愁坏了老百姓们,几年下来,许多人都被罚得倾家荡产。

  尤其是我们的主人公成名,他被别人摆了一道,成了负责征收蟋蟀的人,又不忍心去勒索别人。为

  了向上面交差,他只好没日没夜地在自家附近提着灯笼,带着竹筒,找寻蟋蟀的影子。

  可怜他找了半个多月,每天不是一无所获,就是捉到了又弱又小的蟋蟀,不符合进贡的标准。

  县官老爷看了这些蟋蟀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打了他一百大板,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两条腿都站不起来,更别提去捉蟋蟀了。可怜的成名每天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可巧这时村里面来了一个巫婆。收了成名妻子的一笔钱后,她指指点点,告诉成名应该去哪儿才能找到他需要的东西。

  依照巫婆的话,成名果然捉到了一只又大又威猛的蟋蟀。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成名更是小心翼翼,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这只蟋蟀,只等着进贡的日子到来。

  成名九岁的儿子对这只蟋蟀好奇。有整天,他趁着家里大人都不在,偷偷地打开了养蟋蟀的盆子。

  蟋蟀马上就从盆子里逃了出去,等这孩子把蟋蟀追到手,蟋蟀的腿也掉了,肚子也裂开了。

  孩子害怕不已,可还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更是又急又怕,把他骂了一顿,说是父亲回来之后,要找他算账。

  不一会儿,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之后,果然怒气冲冲地要找儿子。可是,到处都找不到这孩子的踪影。

  过了好久,人们才从井里面把这孩子的尸体捞出来。看见孩子的尸体,这俩人再也不生气了,哭得死去活来,这时候却又发现这孩子好像还有一些微弱的呼吸,只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变得痴痴傻傻的。

  一面看着孩子,一面看着空空的蟋蟀盆子,俩人不知道是应该生气,还是应该难过,就这样面对面坐着,一直到了第二天天亮。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蟋蟀的声音,成名出门一看,虽然这只蟋蟀比之前那只要小,但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品种,他便一把把这只蟋蟀捉住了。

  不过,别看这只蟋蟀小,它却勇敢,屡屡打败了许多比它自己大很多的对手。

  比如,在我们今天开头介绍的摘抄句子,就是这只蟋蟀旗开得胜的第一战。这下,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这只蟋蟀对成名来说这么重要了吧?

  作为小朋友,我们有时候可能会犯一些错误,爸妈知道了之后可能也会生气。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像故事里的孩子一样,因为害怕被爸妈批评就想不开去自杀了。很多时候,爸妈生气归生气,但依然是爱我们的,只要好好和爸爸妈妈沟通,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福利小链接

  促织: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较(比)体躯(躯体)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较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

0试听各科目课程
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加入家长交流圈,添加微信号xhwy668668
热门活动
秦学教育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