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是父母对于孩子传输的价值观,以及榜样的力量。那么家庭教育的是什么呢?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相处模式?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很好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也希望能够给各位家长带来的参考价值。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且艰巨的事情,是需要各位家长不断的去积累其中的经验,找到属于自己家庭的专属计划和模式。
好的家庭教育是去掉“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建立起孩子自己的三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像“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现在不懂 ,以后你总会理解的”等等这类的话。
相信大家肯定很熟悉,可能是听到过,也可能是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
“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一句话大概是父母管教孩子时较经典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往往总在父母极其无奈的情况下说出来的。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紧跟在后面的还有长长的一声叹气,转身离开然后接着说“总有整天你会理解的。”
可是,孩子真的会理解吗?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这份“好意”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与感谢。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反思了,父母的好意为什么无法被孩子理解并感谢呢?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或者说是这份“好意”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家庭教育的问题被真实地展现在大众眼前,其中较突出的矛盾当属子女与父母的观念差异问题。不管是面对女儿乔英子内心执着的天文梦,一心希望女儿考取清华的宋倩展开“亲情绑架”。偏执地强调“你是我的女儿,你是我较重要的人,咱们俩的人生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又或者是酷爱赛车的季杨杨遭到父亲季胜利的无情打击,父亲极其直接地否定孩子的想法并说“全中国就只有一个韩寒”。毫无意外的是,在争执的过程中,父母的潜台词都不外乎“我这一切都是为你好”,而孩子的潜台词也同样的一致,“你根本不理解我,你太自私了”。 这些剧情都引发了网友的共鸣,纷纷感叹过于真实,认为看到了自己或是父母的影子。当然,在影视剧中,这些矛盾和问题总会自然地解决并迎来欢喜结局。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观念差异,选择产生分歧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都容易进一步恶化。
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作者列出了七种典型的问题父母模式,其中一种叫作“天下无不是父母”,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但是,首先我们也需要知道父母的好意是有着不同的情况。比如说,有从孩子出发的好意,也有弥补自己年轻时遗憾的好意。针对不同的情况,应对的方式也是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父母自认为正确的好意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很多时候,那些都是他们人生经历的反馈,甚至在很多时候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的教训。也许是他们经历过学历的鄙视链,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府;也许是他们体验过底层工作的辛劳,自然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人生。也有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
而孩子的不理解也同样有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叛逆期对自己所处的时期没有清晰的判断,对未来没有自己的打算;而另一种是十分清楚知道自己的所想的和所要的,然后导致了父母的好意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冲突。面对 “中国式家长”与子女的观念冲突,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学会怎样正确应对是十分需要的。因为作为家人,父母不希望伤害孩子,孩子也同样不应该伤害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较关键的应该是沟通和对话。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