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就人,环境的因素,和个体的因素对行为是交叉影响,大多数时候是环境占主导位置,对行为影响较大,所以造就一个好的环境是很重要的。环境包括与之交流的人。
换个思维,认为孩子不努力学习,不争气,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愿望的面子工程,满足在朋友中炫耀的资本和谈资。孩子不是工具,不是父母成就的。父母自己做不到的别期望孩子就能做到,自己做不了圣人不要期望别人从小就是圣人。
认为如果孩子不成器,那就对孩子的期望放低一点。较基本的,应该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多方面发展,性格平和,有自己的主意和看法,成长的过程就是慢慢行程自己人格的过程,能融入社会,正视社会,面对人生的过程。
我对我女儿,就是不娇惯,不溺爱,不能打老人,不能浪费,特别是食物。做错了,就往死里打。我认为在孩子八岁前,有生成本能占主导的时候,管教是形成规矩的重要方法。感冒发烧不吃药,打;任性耍赖,打;打老人,打;摔东西扔食物,打。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从一岁就开始。规矩是需要印记的,才能记住。我特别赞成鞭刑,交通违规,酒驾,不要罚款,直接鞭刑,让成人守规矩,立马杜绝大家的不文明行为。
另一方面,我对孩子读不读书,没有要求。这个社会,想要养活自己很容易。健康是第一位,有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素质,正常的智商,想学的时候,没啥不能及时掌握的。我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搞文化课的辅导,会请家教帮忙完成作业。主要是对孩子兴趣的培养,重体育运动技巧技能类,轻知识背诵学习类。我的目标是孩子不读大学,也能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从小进行挫折教育,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没有啥聪明过人的地方,认清自我,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满。
愿望是好的,我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妈妈,我的妈妈都打我,形成一个圈,不停的转。孩子小,我打脚板脚背,手背。孩子任性胡作非为的时候严厉禁止。孩子意外犯错的时候当做没发生。比如孩子不吃放往地上故意泼饭,直接打,不哭两小时不能停,一次打到位。但孩子不小心打破东西,包括几千的手机电视,当做没发生,没事,不怪你,下次注意好了。这和老人冲突很大,老人只看损失的大小,我只看孩子的行为是故意还是意外。
虽然我打孩子,但打的时候我清醒,知道底线。如果达不到目的,就及时放弃。转换孩子的注意力很有效。孩子成长很快,对待孩子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和平等,还有爱护和喜悦。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让孩子清醒的认识,认清自我,是重要的。
在以结果论英雄的现实中,没有就事论事的理念和清醒的理智的行为准则,不能坚持主见的家长,不要轻易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这样看来,孩子成不成才,可能就是“天意”吧,你怎么看,就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