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的文章其实都可以遵循这样一种框架性的写法,也就是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换句话说,有没有新意是技巧问题,而结构才是基础。所以,让文章开头有新意,其实就是在短小精悍,或者说小而美的基础上再加工。而基础的东西至少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掌握。以上关于技巧和基础之间关系的说法是借鉴“小学生体系作文”中张赛琴老师的讲解内容,下面就来谈让记叙文开头写得有新意的一些小技巧: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可以用一串名词的列举来开头,让文章一进来就有静止的画面感。比如写《我的母校》,就可以用“花台里随风轻摆的格桑花,操场边静静伫立着的一排排双杠,球网上破了一角的球门,照得出人影的教学楼地面,教室里已经开始斑驳的课桌,黑板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红色标语……这就是我的母校”。
二、还可以用一串动词的列举来开头,让开头看起来有动态的画面感。比如这样的开头:“又是一个初春阴冷的凌晨,连续下了多日的细雨让空气变得潮湿而浑浊,脸上仿佛像是捂着一块冰冷的湿毛巾,很不舒服。朦朦中传来一阵“唰唰唰”的跑步声,伴随着一片略显沉重的呼吸由远及近,慢慢看清了迎面而来的每个人,头上都蒸气腾腾,有汗气,还有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年一度的军训又开始了”。
当然,还可以用一串形容词来开头,总之以上这几种方法其实就是触类旁通。
三、制造悬念。所谓制造悬念的意思就是把文章的四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的某一个或某两个要素故意不在开头里交代出来,让读者带着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往下看文章的主体。
四、正话反说。当我们要写赞美某一个人物或者景物、事物的记叙文的时候,为了避免落入高大全的俗套,可以把文章开头写成让人误以为是在批评或者病诟的形式,从而吸引读者的兴趣。
其实,技巧的东西可以在后期不断的打磨,但基础的东西如果不在学习写作的较早期,也就是小学阶段打好,后期哪怕技巧再高也很难让文章有声有色。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里感受到这一点。比如鲁迅、钱钟书等,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拙”。所谓“拙”,不是不讲技巧,而是技巧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之中。翻译成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就是“已经到了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境界”。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来源于扎实的写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