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章如何设置悬念?什么是悬念呢?悬念,就是我们常说的“卖关子”,指在文章中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产生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是记叙类文章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就是:给读者造成一种急切阅读的期待,让读者热烈关心人物的命运或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何设置悬念呢?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
1.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例如课文《渡船》开头这样写:“渡船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摆,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这样8开头就自然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2.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例如《驿路梨花》,文章处处设疑,或隐或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其中有这么一段: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关注,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
“我”和老余行走深山投宿无门,此时恰好出现小茅屋。主人是谁?这里的言行、心理描写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同时也自然展开了情节。
3.以环境描写为悬念。仍以《驿路梨花》为例说明,课文开头这样写: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较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整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能赶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吗?这一环境描写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4.以记叙一个场面或一个情节为悬念。大家熟悉的《草船借箭》中,周瑜设计要诸葛亮10天造10万支箭,诸葛亮说3天,并立下了军令状。3天能造10万支箭吗?怎么造?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期待,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
5. 以故事的结局或主要情节、主要矛盾开头,这也就是所说的倒叙设置悬念。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样开头:“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衬衫”怎么来的?给读者留下了急切的阅读期待。
关于设置悬念的方法还有一些,我们以后再做探讨。